报告介绍,在公办养老设施建设方面,市养老护理院和市社会福利中心(新址)两个项目被列为市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已于2013年底开工建设,将于2016年底建成投入使用,共新增养老床位1100张;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养老院31家,其中公办养老院24家、民办养老院7家。全市共建成社区服务中心448家、社区星光老年之家916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5家。根据规划,到2015年,全市每个街道将建成1家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共57家),社区养老服务覆盖率达100%。鼓励支持医院开展老年医疗。截至目前,深圳已有3家医院设置临终关怀病房,有8家医院开设老年病专科,提供老年人康复医疗服务。
全市开展了高龄老人紧急呼援救助项目。今年以来,共为4000名80岁以上户籍老人免费安装了“呼援通”紧急救助系统(全年计划安装6000部),并对老年人紧急呼援服务中心进行升级改造,提供紧急救助、走失定位、政策咨询、精神关爱、居家养老、医疗康复、“社工+义工”服务等十大特色的为老服务。户籍困难及高龄老人获得了政府补助。政府对低保、优抚、生活不能自理等户籍老人每人每月给予300元至500元不等的居家养老服务补助;从2011年起,为全市80周岁以上户籍老人每人每月发放300至500元不等的高龄津贴。今年1至9月,有2万多名80周岁以上户籍老人领取了高龄津贴,共发放津贴总额约6700万元。
据介绍,今年8月,民政部、国家发改委已经正式批复深圳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