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研究为遗传疾病基因治疗提供新思路
2014-12-15来源:健康报
    健康报讯(记者王丹)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李劲松研究组、吴立刚研究组以及北京大学汤富酬研究组进行了一项合作研究,利用CRISPR-Cas9技术在小鼠的精原干细胞中修复了遗传缺陷,产生了完全健康的后代,该研究为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研究论文日前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研究》上。

  据介绍,CRISPR-Cas9技术是利用一段与靶序列相同的单导向RNA来引导Cas9核酸酶对特异靶向DNA进行识别和切割,造成DNA的双链或单链断裂,然后,细胞会利用自身具备的两种DNA修复机制对断裂的DNA进行修复,即非同源性末端接合或同源介导的修复。

  早在2013年,李劲松研究组已通过将CRISPR-Cas9直接注入携带遗传缺陷的受精卵胚胎中治愈了小鼠的白内障遗传疾病,首次证明CRISPR-Cas9技术能够高效地用于遗传疾病的治疗。然而,胚胎注射的方法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新生小鼠被治愈的几率较低,仅为30%;二是有少量实验脱靶现象。为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从患遗传性白内障的小鼠睾丸中获取了携带纯和遗传突变的精原干细胞。研究人员将CRISPR-Cas9转入精原干细胞系中,通过单细胞扩增的方式建立了一系列来自单个精原干细胞的细胞系。

  随后,研究人员对这些细胞系进行了深入分析,选择满足以下3个条件的细胞系进行移植实验:通过基因型分析确定两个突变位点均已修复,通过预测脱靶位点测序或者全基因组测序确定不存在脱靶问题,通过特定印记基因甲基化鉴定或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确定修复的精原干细胞维持正常的表观遗传特性。最后,将这些优质细胞移植到去除了生殖细胞的受体小鼠睾丸内后,研究人员获得了完全健康的小鼠后代。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