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调查:极少数受访者愿领养中轻度残疾儿
2014-11-04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讯 针对领养儿童的话题,南都民调数据实验室日前联合大粤网进行了网络民调,其中共回收了691份有效问卷。其中显示,有超过八成的受访者表示愿意领养儿童,而且有超过四成表示“愿意且有能力”,但仅有3 .54%的人愿意领养中轻度残疾的儿童。这一现象也在东莞的实际收养现状中得以佐证,市社会福利中心里被国内收养人领养的大多是健康儿童,而国外收养人领养的则有八成是中轻度残疾儿。


       有意愿且有能力领养者超七成已婚已育

       根据南都民调显示的数据,受访者领养儿童的意愿旺盛,有83%表示愿意领养儿童,而自认有意愿且有能力的,也有46%。南都民调数据实验室对这部分“愿意且有能力领养儿童”的人群进行了个人特征的构成分析。其中发现,在年龄上,主要集中于“31~40岁”的人群,占了近六成。

       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分人群中,有57%是“已婚已育一孩”的,有17%是“已婚已育二孩以上”的。也就是说,在有领养意愿、且有领养能力的人群中,“已婚已育”的占了七成多,是主力人群。然而,我国现行的领养规定却限制了这部分人群的领养行为。根据现行规定,收养人必须无子女才能收养儿童(孤儿、残疾儿童、弃婴不受限)。而在此次民调中,上述规定也被58%的受访者认为是“不合理”的。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重庆索通律师事务所律师韩德云也认为,当前国内收养制度中,收养主体范围过于狭窄。“法律规定,一般情况下,收养人只能是无子女,且只能收养一个,除非收养孤儿、残疾儿童或者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才不受此限。”他说,“这一规定使很多有收养能力、希望收养的家庭无法通过合法程序收养孩子。”

       东莞涉外收养的孩子八成是残疾儿

       南都民调显示,当被问及领养儿童的目的时,被最多人选择的是“不忍心看到小孩受苦”。然而,在被问及“您是否愿意领养中轻度残疾的儿童(包括唐氏综合征、轻度脑瘫、中度心脏病等)”时,就有96%的受访者表示“不愿意”。

       这一普遍民意其实也在东莞的收养现状中得以体现。到目前为止,东莞社会福利中心共有200余名孩子被国内家庭收养,且以健康孩子为主;另有700名左右孩子被美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等10余个国家的家庭收养,涉外收养的孩子80%都是轻度、中度残疾,包括唐氏综合征、轻度脑瘫、中度心脏病等。该中心负责人称,由于国内收养以健康孩子为主,而中心的健康孩子实在太少,只能排队等候,一般都要等六七年才能排到。

       本次民调也凸显了现行领养儿童的程序不合理,有超过六成的受访者表示“领养程序太繁琐”。韩德云也建议,全国人大应尽快修订收养法,除了着重在收养的主体范围、收养成立的要件、民间收养等方面予以完善之外,还应注意简化收养程序,降低收养门槛,给予收养孤儿的家庭财政补贴等。

       李芳奇送女事件个案分析

       60名提领养意向者:

       九成无法生育  仅1人不在意孩子健康

       收养为何会如此盛行?南都记者调查发现,在众多领养意愿者中,绝大部分都是因为自身无法生育,只得通过领养方式享受天伦之乐。在向李芳奇提出领养双胞胎的近200名意向者中,南都记者就随机抽取了60名领养意向人士,并对他们的相关资料和意向进行了整理,其中90%都是因为无法生育而提出领养,仅有1人对孩子的健康状况“不在意”,其余都显得“谨慎”,并明确要收养健全健康的小孩。

       绝大部分无法生育

       按照《收养法》,收养者必须要具备的必要条件是“无子女”,且只能收养一名孩子,除非是“收养孤儿、残疾儿童或者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可以不受收养人无子女和收养一名的限制”。

       在南都记者随机抽取的60名领养意愿者中,年龄最大的56岁,孙先生,来自山东济南,是一个“失独”家庭;最小的才25岁,陈小姐,至今还未婚,是东莞本地人。60人中,有4人已经有了一个孩子,希望多要一个,所以提出领养;有6人因为同情李芳奇一家的遭遇,所以请求领养;剩下的50人,都是因为“无法生育”而希望抱养双胞胎。

       九成以上不懂收养法规

       在调查中,仅有1人对孩子的健康状况“不在意”,其余都显得“谨慎”,并明确要收养健全健康的小孩,这也是为什么刘先生夫妇在福利院等了多年,迟迟没有跟孩子结缘的原因。
 

        对于领养以及领养后的生活,有40%的人希望孩子的血亲今后不要联系,让孩子真正融入他们的家族。剩下的6成人显得“无所谓”,并赞成跟孩子的父亲共同抚养。在谈到我国现行收养方面的法律法规,只有5人表示“有所了解”,其余都称“不清楚”。来自深圳的李小姐是一个私人企业主,她目前已经离异,有一个孩子由她抚养,正在上大学。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