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2014-10-23来源:羊城晚报
    老年人口逾133万人的广州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22日,广州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广州市民政局、广州市统计局联合发布《2013年广州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数据手册》(下称“手册”),对广州老年人口基本情况及特点、全市老龄事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数据分析。

  据了解,这是广州市首次发布有关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的相关数据,统计调查对象为60岁以上的广州市户籍老年人,今后将建立每年定期调查发布制度。

  三大老城区老人近60万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时,该国家或地区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照此标准,早在1992年,广州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到了2013年,广州户籍人口总量为829.85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33.04万人,占据户籍人口总量的16.03%,已初步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从各区老龄化程度来看,越秀、海珠、荔湾三个老城区的老龄化已超过20%,越秀区和海珠区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已经超过20万,分别为24.07万人和20.06万人,荔湾区老年人口达15.89万人。此外,白云区、增城市和番禺区的老年人数均超10万人。

  从性别上看,随着年龄增长,女性老年人所占比例越高。60-64岁组女性70.57万,男性62.46万。男女性别比约88.52%,但超过80岁后男女性别比则降为77.51%,90岁后下降到48.61%。

  海珠区一年增1.11万老人

  除了老龄化程度高,广州老龄化人口增长速度也十分迅速。自2010年以来,3年间老年人口每年的增长总量分别为4.9万、5.2万和6.61万,增长率分别为4.2%、4.3%和5.3%。

  在2013年,海珠区和荔湾区老年人口增幅最大,分别增加1.11万人和1.01万人;其次是荔湾区和白云区,分别增加7497人和7122人;增城市、天河区、番禺和花都增幅则在5000-6000人左右,从化市和南沙区增幅3000人左右,黄埔和萝岗增幅最小,约1000人。

  结合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分析,未来一定时期内,随着劳动年龄人口进入老龄阶段,广州市老年人口仍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80岁以上长者增加快

  2013年广州各年龄段老年人口总量变化还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特点。其中60-69岁老年人口71.54万人,占全市老年人口总量的53.77%,较2012年增加了5.18万人;70-79岁老年人口为40.27万人,占30.27%,但数量上较2012年减少1.8个百分点;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高龄人口)为21.23万人,占15.96%,较上年增加了1.69万人。

  高龄人口中,80-84岁的人口比重最大,占60%;85-89岁组也占了较大比重,为29%。高龄组的增长速度较其他年龄段更快。与2012年相比,60-64岁组人口增速为7.5%。80-84岁增长率8.4%,85-89岁年龄组增长率达到9.5%。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广州100岁及以上人口有862人,较上年增加了99人,其中越秀区百岁老人数量(229人)最多,增加人数(47人)也最多。手册预期,广州将逐步步入高龄化社会。

  “纯老家庭”持续增加

  手册显示,广州“纯老家庭”(独居老人、老夫妇两人共同生活、两代以上老人共同生活以及家庭实际居住成员均在60岁以上等情况)的数量正持续攀升,家庭养老的功能正在弱化。

  据统计,2013年广州市“纯老家庭”人数已达到26.15万,占老年人口总量的19.65%,其中越秀区“纯老家庭”人数最多,为4.16万人,占总数的16%。另外,独居老人的数量也持续攀升。2013年广州市共有独居老人11.23万,花都和南沙、增城三地独居老人数量占全市独居老人总数的47%。此外,广州市失独老人的数量也有所增加。

  对此,广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目前广州已初步建立起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但目前全市老年人口仍以居家养老为主,与目前广州老龄化的形势并不相适应。

  广州老人多死于循环系统疾病

  记者留意到,2012-2013年广州市死亡人口年龄结构有了显著变化。2013年全市老年人口死亡3.64万人,其中80-89岁比重占据40%,较上年增加了10个百分点,其次是70-79岁,占30%;死亡年龄在60-69岁和90岁以上的人口比重分别为17%和13%,较2012年略有下降。此外,男性死亡人数多于女性死亡人数。

  造成广州老人死亡的原因有哪些?经过调查和统计,全市老年人口死因的前四位,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人数也大致相同。2013年,循环系统疾病已造成17173名老人离世;因肿瘤而逝世的人数也高达8670人。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