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旧版
|
设为首页
要闻
视点
观察
专题
机构
培训
教育
助残
环境
动保
低碳
能源
智库
明星
城市
企业
行动
青岛公办养老院“一床难求”
2014-10-07
来源:青岛早报
随着青岛老龄化趋势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进养老院安享晚年,可面对形形色色的养老机构,该选择哪家成了子女和老人共同关注的话题。长期以来,养老机构一直存在"冷热不均"的现象:公办养老院和市区养老院"挤破头",而民办和远郊区养老机构却冷冷清清……作为青岛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的支撑,机构养老"挤不进"与"住不满"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话题。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近几年来,青岛市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大力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给予民办机构和公办机构一样的补贴待遇,采取鼓励、优惠等举措提升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冷热不均现状有所改观,如今民办养老机构的机构数和床位数占了总数的七八成,服务质量也都有所上升,可解决养老行业"准备不足"的问题,推进老有所养。
现状
养老机构冷热不均
家住南京路的邱大妈今年74岁了,自从老伴去世后,她就开始打听着找家养老院入住,可打听了几家公办的,全都没有床位了。当问及为何不选择民办养老机构,她坦言,民办养老院水平参差不齐,她不放心。
记者调查发现,当前养老机构遭遇的"冷热不均"主要是公办和民营机构、以及区域性差距。统计数字显示,现在公办养老院能达到90%以上的入住率,甚至一床难求,但是民办养老院平均入住率仅在50%左右,部分民办养老院的入住率能达到百分之九十甚至百分之百。
人物
百岁老人爱住养老院
自从去年底,73岁的李大妈在位于劲松一路上的青岛福山老年公寓安了"家",她就不愿意离开这里了。让李大妈爱上这里的主要原因是老年公寓旁边配建了一处专业康复医院,她住在这里可以随时做中风康复治疗。
在百姓人家老年护理院,百岁老人王秀美越住越乐和。然而在一年前,老人可不是这个样子。王秀美的小女儿穆蕊芬告诉记者,那时老人经常发脾气,时常三两天不睡觉,这使老人在短时间内暴瘦近10斤。为了能给老人调整状态,穆蕊芬就近把母亲安顿在百姓人家老年护理院,起初他们对民办养老机构还心存疑虑,可没想到短短时间内,母亲发生了很大改变,吃得好,住得好,每天开开心心的,今年中秋节时要接老人回家,可没想到老人不愿意走了,非要在养老院和伙伴们一起过。
数据
养老机构七八成是民办
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目前全市共有城乡养老机构248家,养老床位4.26万张,千名老人拥有床位近30张。而市区现有的约150家养老院中,公办养老院不过20家,民办养老院达130多家,机构数和床位数占城区机构和床位数的七八成。但目前民办养老机构都是以民办非企业单位注册登记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可以享受国家和政府的优惠政策,但盈利部分不能分红,而这一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民营资本投入养老服务业的积极性。
扶持
公办民办补贴待遇一样
针对目前青岛市养老床位不足、冷热不均的现状,这几年来,省市政府部门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扶持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养老机构。根据《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公办、民营养老院补贴待遇完全相同。新建养老机构,按照每张床位120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通过改造用房或租赁用房的形式建设的养老机构,按照每张床位60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在支持养老机构运营补贴上,非营利普惠性养老机构每收住1名青岛市户籍老年人,按自理老人每月200元、半失能或失能老人每月300元的标准给予运营补助。此外,还通过政府采购形式,对为入住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的养老机构给予补助。另外,青岛市鼓励养老机构收住困难老年人,养老机构收住本市户籍 "三无"、低保老年人,收费不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按照当地普惠性养老机构平均收费标准的80%给予补助。
趋势
养老机构可公建民营
今年8月22日,市政府又下发了《青岛市养老服务业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从目标规划、服务内容、用地保障、财税支持、人才建设、制度保障等方面要求促进岛城养老服务业发展。
意见中明确,市、区(市)、镇政府应当投资建设养老机构,优先保障具有本市户籍的经济困难老年人、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重度残疾老年人、失独老年人、九十周岁以上老年人等的入住需求。政府投资建设的养老机构可以通过引进民间资本以参资入股、收购、委托管理等方式公建民营。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以奖代补等方式,对非政府投资建设符合规定条件的养老机构予以补助。
"青岛以前也有试点政府办养老院,交给民办企业进行经营,但公建民营这个概念还是首次明确提出。"青岛市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福彩四方养老院就是一家公建民营养老院,在市北区、莱西市等地也均有类似试点,可以由民办机构具体操作,聘请专业的服务团队来打造养老服务,这也是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业的一种方式。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加快,老年人数量超过了2亿人。从政府部门到企事业单位,从城市到农村,以家庭为单位的养老负担越来越重,"白发产业"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去年9月13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出台,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
养老服务形势严峻,任务繁重。从今年重阳节开始,早报推出了养老调查系列报道,对我市养老服务业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从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等多方面对这一社会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目前,我市采取公办民营、民办公助、购买服务等方式,实现了由政府投入为主的单一化向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化拓展,为老年人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性服务。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
相关新闻
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将达350家 三年后总
京引导民资加大投入,2020年九成老人
强化功能性转型 雀巢欲抢跑中老年奶
山东老年人口超2050万 进入中度老龄
广州为老年人构建关爱体系
爱心行动
成都彭州市仁爱志愿者:第一批40余吨
新雷锋青年志愿者协会:结核宣传落实
新湾镇志愿者应急救援队:暴雪“五必
湖北武当山消防救援大队筑牢冬季“防
一元罐爱孩子成长
@所有人: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老年手机培训班:拉一把智能时代走
银行退休行长当群演:“老年追梦人
共
0
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公益访谈
公益中国网创始人王生成:公益和慈善急需进一步
【SRC·2022】公益中国网负责人曹胜利:公益,
【SRC·2022】北工商郭毅教授:以负责任的企业
【SRC·2022】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SRC·2022】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会长黄速建:
【SRC·2022】全球报告倡议组织董事吕建中:低
【SRC·2022】原农业部副部长刘坚:勇担社会责
聋人律师谭婷:让法治之光点亮无声世界
董强:社会组织进入乡村服务乡村迎来时代机遇
金锦萍:互联网公益的共生共创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