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留守老人吃上“大锅饭”
2014-03-03

60多留守老人吃上“大锅饭”

来源:华商报 发布时间:2014-03-03

2月27日上午,古今滩村留守老人在爱心灶吃饭 华商报记者 李敏 摄

  华商报榆林讯(记者李敏)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人到城市打拼,子女不在身边的留守老人群体日益庞大。神木县高家堡镇古今滩村2013年开设爱心灶,今年春节过后,爱心灶又进一步扩大,全村60多位留守老人都能吃上美味的热乎饭了。

  吃饭难

  百包挂面 老两口吃了一年

  据榆林市老龄办统计的最新数字,榆林目前有农村留守老人约14万人,占全市农村老年人口的37%。神木县高家堡镇古今滩村位于锦界、榆神两大工业园区之间,全村有437户1500余人,在外务工人员就有1200多人,长居本村的300多人中,年龄大多在60岁左右。2月28日,该村村主任李永发说,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老人村村长”,村里很多老人没人照顾,而他们自身也没有劳动能力,日常起居陷入困境,吃饭也成了最大问题。

  村民张大爷今年67岁,在30多年前的一场事故中失去了一只手。他含辛茹苦养大了6个孩子,“6个孩子如今都已成家立业,到城里打工生活,家里只剩我和老伴了,虽然孩子们都让我们也搬去城里,可我真的舍不得离开生活了60多年的地方。”张大爷说,开始他和老伴还能生活自理,去年65岁的老伴患上了脑血栓,从此老两口的生活就乱了套,为解决吃饭问题,张大爷曾经买了上百包挂面,他和老伴整整吃了一年。

  爱心灶

  “真没想到能享受这种好事”

  “像张大爷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村里没有学校,而且穷,年轻人都走了,看着老人们辛苦了一辈子,到老竟然不能吃到热乎饭,我心里真不是滋味。”当了9年村主任的李永发说,2013年初,他就想着给这些老人解决吃饭问题。经过半年奔波,筹集20多万元善款,办起了爱心灶。

  “县老龄委10万元、高家堡镇政府2万元、神木县隆德矿业46吨煤,一些在外打工的村民也自发捐赠……”说起社会各界对爱心灶的帮助,李永发如数家珍。据他介绍,爱心灶终于在去年6月正式建成。35名80岁以上孤寡、残疾的老人到设在村委会的爱心灶吃一日三餐。每人每天伙食标准15元,老人们自己只需掏5元。

  该村年龄最大的83岁留守老人高大爷笑着说:“我儿女都打工在外,自己身子骨虽然不错,但做不了饭了,以前每个礼拜做一顿饭,其他时间都吃剩饭,现在可以在灶上吃饭,便宜方便不说,还卫生。菜每天都不重复,还能和老哥几个叙旧聊天。真没想到,自己还能享受到这种好事。”

  解孤独

  有人帮忙做饭有人一起聊天

  爱心灶建起后,老人们不仅仅把它当做一个吃饭的地方,更是当做一个交流放松的地方,每天开饭前一个小时,老人们就陆续来到食堂,有能力帮忙的尽量帮忙,其他人则坐在一起聊天,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排解了老人们的孤独。如果哪位老人今天没来,村里还能及时知道老人是不是生了病,或者是有别的事。

  爱心灶建起了半年,可村主任李永发仍不满意,他说村里留守老人很多,目前能享受到的老人却很少。今年年初,李永发克服困难,让村里65岁以上留守老人都来爱心灶吃饭,人数已达到65人。李永发说,随着爱心灶的规模扩大,资金压力也越来越大。

  “但不管困难有多大,我都要坚持把爱心灶办下去,有条件的话还要给村里办爱心医务室。”李永发说,一方面他仍在积极寻求社会各界帮助,另一方面也要自己养猪种菜,尽最大可能为爱心灶减轻压力。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