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台湾老翁扎根福州养老业
2014-02-21

九旬台湾老翁扎根福州养老业

来源:福州晚报 发布时间:2014-02-21

  “从台湾来福州办养老院,主要是想为家乡做点好事,从来没有想在这里多赚钱。”10年前,台胞刘绍宣接手儿子在福州经营的老人公寓时,没想到自己会在福州的养老行业坚持下来。20日,记者走进这位90岁台湾老人担任顾问的红星养老院,感受老人对福州养老业的一片真情。

  除了零花钱退休金都贴给养老院

  红星养老院位于晋安区桂山路名桂佳园对面,是一栋粉红色外墙的5层小楼,里面住着80多名老人,大部分人的生活不能完全自理。

  20日10时,刘绍宣打的从茶园路的住所赶到养老院,迈着稳健的步伐走进小楼。这时,老人们已经陆续起床,看见刘绍宣来了,热情地同他打招呼。

  “刘老名义上是顾问,实际上是股东。”红星养老院的另一名股东郑太金告诉记者。年近六旬的郑太金和刘绍宣等两名台胞合伙开养老院,一干就是10年。在承包过工程的郑太金眼中,养老业赚钱太难,刘绍宣能坚持10年难能可贵。“我们10年来一共投资了500多万元,现在还没有收回成本。刘老每个月的退休金有1万元,除了自己零花,都贴在养老院里。”郑太金说。

  红星养老院成本高的一大原因是经济困难的老人较多。张依姆从邻村送来的时候,已经全身浮肿。她的家人已经放弃治疗,但红星养老院的工作人员没有放弃她。半年多来,在两名专业医生的帮助下,张依姆的状态大有好转,已经可以坐着轮椅下楼晒太阳。“村里开了证明,说她的家庭实在太困难,我们就没有收取治疗费用,生活费也只是象征性地收一些。”红星养老院的院长詹秀榕告诉记者,像张依姆这样的老人,在红星养老院还有不少。

  “我也是老人,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样的照顾”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进养老院的老人都是三“等”公民(等吃、等睡、等死)。但在红星养老院,记者看到的是另一种情景。

  走进楼房,老人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有的在看电视,有的在读报纸,有的在听收音机。从房间到走廊,每一处都收拾得干净整洁,闻不到异味。老人们的房间不算大,放着两张床,有独立卫生间、电视机等。老人活动室里摆放着沙发、自动麻将桌、卡拉OK机等。午饭后,这里和楼前的空地就热闹起来,老人们开始打麻将、跳舞、聊天。

  85岁、腿脚不好的黄依姆和86岁的老伴已经在红星养老院住了逾两年。这里有电梯,黄依姆可以坐轮椅上下楼。护工们服务很细致,对护理的老人坚决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黄依姆说:“当时我们听朋友介绍,这里有一家台湾老板开的养老院,服务比较好。我们还特意过来参观,觉得十分满意,就住进来了。”许多老人就这样住下来,不想离开。

  20日,70多岁的陈锦端在记者面前欢快地跳着舞。他笑着说:“要想了解我在这里过得是否开心,看我跳舞就知道了。我想长住这里,不想回去了。”据了解,有的老人回家过年,在家里吃完年夜饭就赶回养老院了。家属说,老人在家不适应,还是觉得住在养老院好。

  初涉福州养老业,刘绍宣就想把台湾的经验带过来。经过10年风雨起伏,他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坚持。“我也是老人,懂得他们想什么,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样的照顾。我们每个月开一次会,我会培训这里的护工,给他们讲台湾的专业护理经验,让他们尽量服务得更好。”刘绍宣说。

  记者看到,虽然在福州众多的养老院中,红星养老院的硬件不是最好的,但是老人们的脸上有笑容,服装整洁。“对于老人住的房间,我们要求护工每天拖地两次,绝对不能脏,要保持干净。对于老人的衣服,我们要求冬天每周换洗二三次,夏天每天换洗。”詹秀榕说,“服务态度也很关键,护工的服务态度一定要好。刘老当年给养老院定下的宗旨就是让老人‘拥健康、得快乐、有尊严’。”

  “赚钱对我意义不大,割舍不下的是牵绊”

  刘绍宣出生于福州七星井的一个大户人家,后来去了台湾,1992年回到福州,乡音乡情让他再也难以割舍。如今,他的家人都不在大陆,他甘愿过着榕台两地奔波的日子。

  接手儿子的福榕老人公寓时,他没有想到会遇到这么多波折。2004年,因为拆迁问题,福榕老人公寓不得不停办,13位老人迟迟未找到合适的安家之处。2004年10月,刘绍宣和朋友一起租下福州第八医院住院部一楼,办起了爱心老人公寓。2012年,因为租约问题,爱心老人公寓不得不搬离医院,100多名老人急需安置。股东们另觅场所,重新装修、收拾。现在,他入股的红星养老院、福心护理院、磐石老人护理院等已经走上正轨。老人们又有了家,而且这个大家庭的人越来越多。

  记者问刘绍宣:“为什么不赚钱,贴着退休金,还要在养老行业坚持?”刘绍宣坦然地说:“我看好养老业的发展,相信通过我和同伴的努力,一定会收回成本。但是,我已经90岁了,赚钱对我意义不大,我是放不下这些老人,好几名老人在我办的养老院里一住就是10年。”

  从看好养老业,到屡次面对挫折,刘绍宣不止一次想过放弃,但与老人之间的那份牵绊与责任,让他坚持到了现在,也会坚持下去。(福州晚报记者 陈长森 何佳媛/文 陈建国/摄)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