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孝顺帖”触动网友
来源:燕赵晚报 发布时间:2014-02-21
2月19日,燕赵晚报关于女大学生张旺的报道刊发后,引起广大读者和网友的广泛关注,打电话或网上留言,对张旺父女“自揭家丑”的表现大加赞赏,称他们给世人上了一堂生动的孝道文化教育课。有些读者和网友还说,他们看了相关报道后被感动地哭了。
【反响】
贴吧纷纷转载燕赵晚报报道,点击量节节攀升
燕赵晚报2月19日的相关报道,被石家庄贴吧、正定贴吧、鹿泉贴吧、吴桥贴吧、灵寿等贴吧,以及新浪、新华、中青、搜狐等各大网站纷纷转载,众多网友和读者通过热线电话和新浪微博发表自己的看法。李梓新闻博客圈的网友则在圈子论坛上,就如何改变孩子和父母言语冲撞问题,结合各自家庭实际情况,长篇大论地介绍经验,阐述观点和建议。尤其是石家庄贴吧、正定贴吧转载的燕赵晚报相关报道,点击量不断刷新。截至2月20日17时,分别达到4万、3万多人次。
【呼吁】
先从对父母态度开始,找回孝道家风
石市裕东小区的刘先生特意来到编辑部对记者说,他看到燕赵晚报有关“立志孝顺帖”的报道,深深地被张旺父女举动感动了。大学生张旺和她父亲能大胆地站出来,真名实姓地接受记者采访,讲述张旺经常跟父亲发脾气的事情,其实这是在“揭家丑”,很多人是很难做到的。而事实上,张旺跟父母发脾气的表现,在很多家庭都不同程度存在,只是没有人愿意站出来说。
“我的女儿也在上大学,回家顾不上吃饭,也顾不上跟我打招呼,就匆忙坐到电脑前玩起来。催她吃饭,她很不耐烦,说的话让我下不来台。所以,我痛恨电脑和手机,是它们让孩子疏远了亲情,剥夺了家长的亲子权!”刘先生激动地说,张旺父女陈述的家庭情况,让社会看到了众多中国家庭存在家风问题,促使人们反思中国孝道文化,难能可贵,所以刘先生被感动得哭了。他希望燕赵晚报能继续追踪报道这个问题,呼吁社会回归传统淳朴家风。良好家风应从孝道开始,而孝道应该从子女对父母温和的态度开始。
【声音】
想起与老妈吵架,顿时心酸了
不会削铅笔:长大后,不知道什么原因,和妈妈相处的时候,总是有争执、有争吵。比如,去逛街,回来后大部分的时候,都是不开心的。有因为买衣服,意见不一致的情况;有怕对方累着,争抢帮对方拿东西而闹脾气的情况;有时候因为我比较犹豫,不知道挑选哪一件衣服,哪一双鞋……我很爱我的爸爸妈妈,但是我不知道,如何能和我的妈妈少些矛盾,少些争吵,让妈妈每天都开心!
lfngby521: 我以前和你一样, 有时候爸妈多说几句就嫌烦,还会冲爸妈吵吵,过后想想觉得很不应该,可又不好意思和爸妈道歉,不会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最后我放弃了专业的工作,选择了业务员 (听说这个行业锻炼人)。如今我的脾气好多了,二老的笑容也多了。看到二老露出笑容的那一刻,眼泪总会高兴地流下来。其实我很想大声说,爸妈我爱你们!
小蚊子不怕:以前读书的时候,我的脾气也不好,老是对我老妈吼。今天早上上班路上,看到一位小女生也在与她妈妈争吵,突然就想起那时的我与老妈吵架的情景,顿时心酸了。时间过得很快,爸妈会老,我们也会长大,所以好好珍惜眼前的很重要啊!
鹿泉老农民:看到大学生张旺有孝敬父母的愿望,并且逐步实施,很是欣慰。父母抚养儿女,儿女孝敬父母,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优良道德传统,千万别等到欲行孝,亲不在,遗憾终身。
桃花塬中人:看了“立志孝顺帖”,感慨而感动。张旺是个好孩子,能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认真反思并决心改正,很难得。父母在世时,开始懂得向双亲尽孝道意识的真正醒悟,什么时候都不晚。许多中老年人都曾为自己年轻时不懂事,如今“子欲孝而亲不在”悔恨终生,相信你将来不会有这种遗憾。
静水流沙1973:张旺比起同龄人,已经是非常好的年轻人了,但你希望自己做得更好,我要向你学习!人生变老是必修课,变成熟是选修课。恭喜张旺,你已经开始选修课的学习了!反思自身言行,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反思是成熟的起点,这是真的。
牛紫枭:时代在飞速发展,传统的道德和操守逐渐被人所遗忘,亲情、友情等等都在和我们的传统相去甚远,于是有时候我们不觉要扪心自问,这是自己希望看到的么吗? 让我们都去善待老人,都去为传统孝道的传承和延续做出自己的努力吧!(燕赵晚报 首席记者李梓 实习生赵紫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