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坟场居住老人引关注
2014-02-19

郑州坟场居住老人引关注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4-02-19

图为离坟场和垃圾堆不远处,老人居住的窝棚。 周小云 摄

图为掀开“门帘”,老人居住的窝棚内杂乱不堪。 周小云 摄

  18日,在郑州西流湖附近一空旷坟场,因搭棚在此居住长达4年之久的一七旬老人,经媒体报道后,引起外界关注。对此,西流湖办事处工作人员18日表示,他们曾多次劝导老人让其回家,但都被老人拒绝,这种情况是去是留,还需听从本人意见。

  18日上午,记者来到郑州西流湖一带找寻,在西流湖东侧一废弃药厂的旧址围墙外,隐约看到大片刻有墓碑的坟场。

  走近后,在坟场一角发现了老人用绿色塑料布搭的低矮窝棚,但不巧的是,棚子周围并没见到老人身影。周围邻居告知,老人早出晚归,每天都骑着三轮车外出捡废品。

  老人所搭的窝棚前后通风,通风口出各放置一块石棉瓦作为挡风大门。站在“门外”朝里望,杂乱的棚内一目了然,地上用棉被和军大衣铺成的床铺,两侧堆着捆绑的废弃纸箱、空酒瓶。棚外,散落的堆放着十几块煤球,不远处的地面上扔着做饭的铁锅。

  据窝棚不远处,有几家小厂房。一厂房的工人介绍,附近居民都知道里面住着一个老头,看上去70岁左右,年龄虽大身体看上去却很硬朗,“有时见他一人做一小盆面条,什么调料都没有,只放一些盐,照样吃的津津有味儿。”

  还有邻居介绍,平时碰面老人还会说上几句话,但是不知姓名,也不清楚家在哪,去年见过老人的妻子带着孙子前来寻他,老人不愿回家,现在依旧住在窝棚内。

  “以前给他送过衣服,他却不要。”一位在附近厂房工作两年的工人称,刚开始觉得老人可怜,多少都会给他点东西,但多次都被拒绝了,老人平时做饭都是用三轮车上的炉子,白天出去也带着炉子,天黑就钻近窝棚,棚内没有一丝光线。

  采访中,记者遇到前来找寻老人的3名西流湖办事处工作人员,他们介绍,此前曾3次咨询老人是否愿意去救助站,都被老人拒绝了,今年春节期间还劝导过老人回家过年,但老人声称“回家没意思,还不如在这”。

  工作人员分析表示,老人或许因各方面原因,但又不愿意给外人讲,不愿让外人知道自己的真实情况,对方如愿意出示身份证件可以方便查到其家庭住址,如若只是随口说一个名字,查找将会有一定难度。此行,还是希望通过疏导,听听老人意见,再给予他帮助。(记者 周小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