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瘫坐路边 小学生送其回家
2014-01-21

老太瘫坐路边 小学生送其回家

来源:深圳晚报 发布时间:2014-01-21

李悦和校长杜小宜合影。深圳晚报记者 梁尹星 实习生 朱皓摄

    老人坐倒在路边,帮还是不帮?近日,在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附近,一位年逾七旬的老奶奶因为迷路,血压急速升高,无力前行,瘫坐在地,向路人求助。可是,半小时过去,来往的行人不少,却没人上前扶一把。最后,一名小学生上学路过,主动搀扶老人,送她回家。

    1月3日上午,老人来到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将亲手写的感谢信交给学校老师。老人颤抖的双唇不断重复着:“请你们一定要找到我的小恩人,将这封信转交给她,谢谢。”

    在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附近,一位年逾七旬的老奶奶因为迷路,血压急速升高,无力前行,瘫坐在地,向路人求助。可是,半小时过去,来往的行人不少,却没人上前扶一把。最后,一名小学生上学路过,主动搀扶老人,送她回家。

    老人回家途中迷路

    半小时无人帮忙

    老人名叫李云。去年11月5日,她独自一人出外,买了3包衣物。因为患有严重的青光眼,老人看不清方向,一不小心迷路了。“本来10分钟就到家,结果走了半个小时,还是找不到回家的路。”老人心急如焚,想打车回家,但叫了几辆出租车都没有停下来。向路人求助,想给老伴打电话,但匆匆的行人并没有理会她的请求。

    这时,一名叫李悦的小学生上学路过,她主动上前扶起老人,并向老人询问情况。“我知道翠园路在哪,我扶您过去吧。” 李悦背起衣物,双手搀扶老人,缓慢地往翠园路方向走。

    在路上,老人问李悦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年级的学生。李悦始终不肯说。走到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门口时,老人看见许多学生走进校门。李云急忙叫住小同学,“你赶紧去上学,迟到老师要批评你”。老人一再坚持,李悦只好指着前面告诉老人,“那里就是翠园路,沿着这条路走两分钟就到了,你一定要小心。”

    老人顺利到家后,一直想给李悦送感谢信,但由于眼睛刚动过手术,尚未痊愈,看不清东西,无法书写。“我不想别人代写,没有她的帮助,后果不堪设想,我一定要亲自写信给她。”

    在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附近,一位年逾七旬的老奶奶因为迷路,血压急速升高,无力前行,瘫坐在地,向路人求助。可是,半小时过去,来往的行人不少,却没人上前扶一把。最后,一名小学生上学路过,主动搀扶老人,送她回家。

    小学生只想帮人

    是个热心的孩子

    1月17日,记者走访了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德育处主任唐新亮告诉记者,得知老人送感谢信后,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动员全校寻找那位热心学生。学校当天下午确定,帮助老人的孩子叫李悦,就读四年级6班,今年10岁,并及时告知了老人。

    在学校,记者见到了李悦同学。李悦个子不高,天真烂漫,略显害羞。说到为什么要帮助老人,李悦挠了挠头,想了一会儿说,没有什么原因,有人遇到困难就应该去帮助。记者又问到,最近有新闻报道过一些“碰瓷”事件,你不怕被别人误会吗?“我在电视上看过相关报道,但我当时只想着帮人,没有考虑那么多。”李悦对记者说。“李悦是个热心的孩子。”据李悦的班主任谭淑玲介绍,同学们遇到难处,她都会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们。

    各方说法

    市人大代表杨剑昌

    “碰瓷”讹诈只是极少数人

    “这事值得鼓励,要提倡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市人大代表杨剑昌表示。他说,毕竟“碰瓷”讹诈的只是极少数偏激的人。杨剑昌说,有些报道影响了社会对老人的关爱,让人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同时提醒,社会上受到帮助的老人也要摆正心态,对帮助自己的人表现出最起码的尊重和敬意。

    深圳大学教授王庆国

    小学生救人注意防控风险

    “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值得好好赞扬。”深圳大学国际交流学院院长王庆国教授表示,提倡孩子助人为乐要注意方式方法。李悦扶起老人是在甄别之后,并在熟悉的螺岭片区内。而在陌生的环境里,遇到陌生人求助,作为未成年人的小学生如无法甄别,应该第一时间向老师或家长打电话寻求帮助。深圳晚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