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吃百家饭为生的孤寡老人
2014-01-16

靠吃百家饭为生的孤寡老人

来源:钱江晚报 发布时间:2014-01-16

    靠吃百家饭为生的孤寡老人谢龙根:

    世界很大,哪里是我的家

    打着把破伞,从村尾一间临时搭的小瓦房走到村头副食店,再走回来,如是往返,就是63岁的谢龙根的一天。遇到熟识的面孔,他会傻傻一笑,更多时间只是发呆。

    谢龙根孑然一身,吃喝全靠村民接济——他拿个碗走到谁家门口,谁家就给把饭盛上。

    曾有好心人把谢龙根送进敬老院,但没多久他就待不下去了,因为敬老院里老人得自己洗米、洗衣被,而他生活无法自理。

    关于谢龙根,丽水松阳县大东坝镇蛤湖村任何一个村民都能说上两句。63岁的老谢是聋哑人,没有父母妻儿。他本是附近洋坑源村人,十几年前随改嫁的母亲来到蛤湖村,从此再未离开。

    母亲去世后,谢龙根再无亲人,这几年就靠村里各家各户接济活着。

    “饿了,他拿一个碗过来,就说明要吃饭了,如果是拿个杯子,就说明渴了。这时候,他走到哪儿,哪户人家就给他盛碗饭,倒杯水。”副食店老板娘潘英娟说,这个百来户的村子,谢龙根在每家都吃过饭。给谢龙根一碗饭吃,在村民们看来早已成了最习以为常的事。

    吃喝还好说,随着谢龙根一天天变老,谁来照顾他成了难题。

    谢龙根平日睡在村尾空地边的一栋小木屋里,有窗口,却没有窗扇——或许叫洞更合适。1月的寒风,毫无阻挡地灌到床上。

    村民们说,1998年前谢龙根还住在洋坑源村,生活由村会计刘长生照顾。刘去世后,他的堂弟刘来昌接棒。可因为工作调动,刘来昌后来搬到松阳县城去了。

    几年前,刘来昌曾将谢龙根送进敬老院,可没多久谢龙根就待不下去了。

    那是大东坝镇上的敬老院——也是镇上唯一一所敬老院,住着20多位老人,大多是60岁以上孤寡老人,每年交给敬老院300元钱。大概是因为敬老院护工人手不足,里面的老人需要自己洗米与衣被,而谢龙根生活无法自理。

    刘来昌说,现在他住县城,很难像以往那样照顾老谢,对于老人的未来他很担忧。

    “2012年夏天有次我去看他,发现他像是快不行了。我马上拿了根绳子,把他绑在身后,骑着摩托车将他送进医院。后来,挂了几天盐水,人就恢复了,但回想起来我还是后怕,万一那时候没人发现呢?”刘来昌说。(本报通讯员 叶星辰 本报记者 贝远景 本报特约记者 葛跃进/摄)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