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残疾鞋企老板招肢残学徒工
2014-01-02

温州残疾鞋企老板招肢残学徒工

来源:温州商报 发布时间:2014-01-02

    “招手工制鞋学徒,限肢残人士,待遇从优,包吃包住。”前天,一位鞋企老板发来这则“特别定制”的招聘启事。

    这位鞋企老板名叫王宝银,同为残疾人的他直言,靠着做鞋这门手艺过上富足的生活,这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年近六旬的他愿意倾囊相授,帮助更多的同路人自食其力,改变自己的生活。

    一双手工皮鞋能卖数千元,生意还不错

    王宝银的鞋企位于龙湾滨海园区丁香路。甫一进门,一面陈列着数十款样式各异的手工皮鞋的展示墙引起了记者的兴趣,每双标价从数千到上万元。“别看价格不便宜,生意还挺不错,仅8月以来就已经卖出300多双,占了总产量的近八成。”

    其两千多平方米的生产车间位于三楼,一面是先进的流水线,一面则是手工制鞋区,几名制鞋匠正一丝不苟地穿针引线。王宝银将制鞋流程娓娓道来:打样、纳鞋底、抛光、打蜡等,一共有200多道工序,仅缝针就超过150针。他说,健全人学做鞋都得花上起码一年时间,即便是经验老到的技术工,每天花上近十个小时,日产一双也略显吃力,“但是慢工出细活嘛”。

    如今,在王宝银的企业,连他自己在内一共就5名手工制鞋的高级技术工。而且,五个人的平均年龄也已超过56岁。“月产不到100双,却得应付几十个不同的鞋样。”做了30多年制鞋匠的周师傅告诉记者,“年纪大了,做鞋难免觉得吃力,眼睛盯久了就发酸。”他说,制鞋的过程枯燥又单调,如今鲜有年轻人能吃得了这份苦。

    在这一行浸淫了数十载的王宝银说,虽然目前温州从事手工制鞋的企业越来越少,但市场还是有需求。

    “为能喝上稀饭”当学徒,如今成了鞋企老板

    1960年,6岁的王宝银因发烧导致小儿麻痹症,右腿肌肉萎缩,从此出行便离不开拐杖。作为家中老幺,父母不由地为儿子的未来担忧。

    “残疾不要紧,但我得自食其力。”年幼的王宝银想:必须学门手艺,将来好养活自己,让父母宽心。

    但现实远非所想的那么一帆风顺,王宝银的学艺路并不好走。梦想当裁缝,可当时给人做衣服得挑着沉甸甸的裁缝机上门,自己却腿脚不利索;梦想当理发师,可头一天当学徒,拄着拐杖站了一天,最后累得只能让兄长背回家。直到14岁那年,王宝银才拜经营手工皮鞋作坊的亲戚为师,正儿八经地当起了学徒。

    右腿使不上劲,他便挨着桌角坐,靠着桌板固定鞋样;夏天热得一身汗,冬天手上不知被戳破多少处。得亏脑子灵光,经过一年多的学习,王宝银已能独立制鞋,随后开始在家门口摆摊,补一双一分钱来贴补家用。因为手艺佳,村里有人结婚也会慕名而来,要求定做皮鞋,“男鞋18块一双,女鞋收13块”。

    凭着日渐纯熟的技艺,1983年,王宝银从亲戚处借来1000多块钱,办起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家鞋厂,那一年他卖出了1000多双皮鞋,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跻身当地较早的一批“万元户”。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又在鹿城扩大了企业规模,一天能生产2000双鞋,还在市区买了房。

    回望已走过的六十载人生,王宝银坦言当初只是“为了日后能喝上稀饭”,不让家人担心才当的学徒,却不承想靠着这门手艺让自己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希望反哺社会,招纳残疾人传授制鞋技艺

    交谈中,王宝银时常会提到已故的温州鼓词名师项宗光,“他是我的偶像,后来得知他的双腿跟我一样,更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在他看来,唱词里传递给他的,不仅是一个个好听的故事,还有一份执著与奋斗。

    “我也一度对生活有过绝望,也曾因为找工作吃过闭门羹,但生活越是不如意,自己越要争口气。”几十年前,王宝银曾渴望进入龙湾三甲一个皮鞋厂做一名技工,但因为是残疾人而被拒之门外,这也促使他下定决心自己创业,“赚到第一桶金的时候,还花了3800多块钱买了辆木兰犒劳自己,多少有点赌气的意思。”

    如今,他的两个儿子为其打理海外的生意,家庭幸福,有车有房,王宝银心态上也起了变化,“现在什么都有了,打算也像项宗光先生那样,将自己的手艺传给别人,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那些虽然身残但心怀志气的青年”。

    在本月初举办的一场残疾人招聘会上,王宝银拎着自制的手工皮鞋一落座,便迅速引来了不少残疾人围观。此番,他又开出优厚的条件招收学徒和设计人员,年龄以18-30岁为佳,“没有基础也无妨,只要年轻人勤劳肯干,我愿意将自己所学的技艺都倾囊相授”。

   ☉商报记者 刘天瑶 赵琛璋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