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应急担架队” 服务老人
2013-12-20

“爱心应急担架队” 服务老人

来源:北京日报 发布时间:2013-12-20

“120爱心应急担架队”抢救现场

  在石景山八角街道公园北社区里,活跃着一支守护生命的志愿服务团体——“120爱心应急担架队”。21名成员包括废品收购人员、地下室管理人员、车棚看管工作人员、居委会干部等,大家手机从不离身、不关机,只要接到急救电话,就立刻赶往现场。

  “我是60栋的老姜,老伴儿今儿要去医院,能麻烦你们过来吗?”家住公园北社区的王艳华老人长期卧床,唯一的儿子不在身边,每次去医院,家住五楼的老两口都格外头疼。可自打社区里有了“120爱心应急担架队”,只要一通电话,就有人上门义务护送老人到医院。

  放下电话,姜相华收拾好老伴儿看病用的东西,穿好衣服,不到5分钟,门铃响了,高玉汉、杨宽涛、任华良等6位邻居出现在他家门口儿。四个人摆放好担架,各自一边,准备就绪,俩人把王艳华老人抱出屋,随后担架被稳稳地抬起,在狭窄的楼道里,高低变换、腾转挪移,不到五分钟,就将老人抬到了楼下,稳稳放在楼道口候着的轮椅上,送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

  这支“120爱心应急担架队”已经坚持了8年。社区书记张玉新介绍,公园北社区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小区,楼道狭窄,还没有电梯。但这里的住户三分之一是60岁以上的老人,其中三成是“空巢”老人。“这狭窄的楼梯,成了老人出门最大的障碍,一旦发生意外,更是不敢想象。”

  “爱心应急担架队”的成立就源于居委会接到的一次求助。那是2006年的一天,社区一位80多岁的老人突感不适,急着上医院,可救护车就在楼下停着,老人60多岁的女儿和两名医务人员却无法将老人抬下楼,女儿哭着给社区打电话求助。社区干部虽然及时赶到了,但是由于经验不足,在狭窄的楼道里,足足折腾了十几分钟,大家才磕磕绊绊将老人抬上救护车。

  “没想到,狭窄的楼道,成了老人就医的障碍。”这件事让居委会工作人员感触很大。很快,一支由社区干部和热心居民组成的“120爱心应急担架队”成立了,并向社区居民公布了一部专门的热线电话,队员们24小时为社区居民无偿服务。胆量、体力、耐心、合作,队员们总结经验,请教红十字会的老师,并开展实地演练,个个训练有素。此后,队员们手机24小时不离身、不关机,只要电话一响,联系120、拿上软硬担架抬老人、为司机带路,所有工作分工进行准确无误,再加上人熟、家熟、路线熟,“只要打个电话,不到5分钟,担架队就能迅速赶到,为老人们提供更加快速、安全的护送服务。”

  除了突发事件,平时有老人正常上医院看病或是外出,遇到下楼不方便,也可以打电话求助,上周队员帮助老姜家便是如此。

  8年来,这支队伍共参与救助老人230余人次,街道和社区专门为担架队置办了轮椅、担架床,还有热心居民捐赠的软担架。队员也由最初的9人,发展成现在的3个小组21人,除了社区干部和热心居民,还有小区里的车棚看管员、地下室管理员、废品收购员等。队员杨宽涛就是社区车棚看管员,“小区的大爷大妈看我是个外来的,生活不易,经常照顾我,他们有需要,我帮忙出把力气也是应该的。”“远水解不了近渴,我们也有老的一天,举手之劳而已。”队员张秀华说得更实在。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