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工艺师制麦秸画鼓舞残疾人
2013-12-18

残疾工艺师制麦秸画鼓舞残疾人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3-12-18

图为孙春宝制作的麦秸画图案。 宋锦丰 摄

图为孙春宝正在制作麦秸画。 宋锦丰 摄

 图为2008年孙春宝为北京奥运会制作的《张垣大地庆奥运》麦秸画。 谭地 摄

  中新网张家口12月17日电(谭地 宋锦丰)他患有遗传性运动神经元损伤,大专毕业后开始在社会自谋生路,十几年的时间他接触了5份工作,如今,他用自己的双手制作出惟妙惟肖的莜麦秸秆画(简称麦秸画),他叫孙春宝,土生土长的张家口人,他告诉记者,希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鼓励所有残疾人自立自强,身残志坚。

  17日,记者在孙春宝的家里看到,客厅里摆放的麦秸画、葫芦烫画等工艺品让这个40平米的小家充满了艺术氛围,今年62岁的母亲谢玉梅陪伴在他左右。

  孙春宝今年37岁,出生时就患有轻微的遗传性脚部神经外翻,上学时就不能像其他同学一样跑步、运动,连骑自行车都没有力气,随着年纪的增大,脚部越来越没有力气,19岁时到北京宣武医院检查出他患有运动神经元损伤。他虽然不能像其他正常人一样运动,但是他有一颗自强不息的心。高中毕业之后,他参加了河北省会计自学考试,拿到会计证。

  “刚开始在街头卖报纸。”孙春宝说,卖报纸是他的第一份工作,街头、校门口是他经常出现的地方,他觉得就算是残疾人也要谋生。

  之后的几年,孙春宝在饭店做过出纳,在建筑公司当过会计,25岁时创业开了手机维修店,孙春宝告诉记者,工作的这几年最深的感触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太难了。

  2006年孙春宝接触了张家口市麦秸画工艺师卢俊侠,孙春宝秉持着“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态度认真研习麦秸画的制作原理,从选材到切割再到粘贴、熨烫,每一步都认真仔细地学习,直到自己可以制作出像样的作品。

  刚开始接触麦秸画的时候,孙春宝感觉工艺品和自己实在不合,面对一层又一层的工序,孙春宝烦过、累过,但他还是坚持下来了。

  2008年北京奥运会,孙春宝用两个月的时间做了一幅《张垣大地庆奥运》的麦秸画,画上将张家口的标志大境门结合奥运福娃与运动员,他希望用自己的双手献礼奥运,但是出于各种原因,作品没有送出去,如今安然摆放在家中。

  经过几年的时间努力,孙春宝的工艺品得到了这个圈子的认可,2008年他的作品《巾帼英雄》荣获北京农业展览馆第四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铜奖;同年在河北省第四届旅游商品大赛中荣获银奖;2009年他的作品《仕女抚琴》荣获河北省第五届旅游商品大赛铜奖。

  孙春宝形容自己是一个踏实中有激情的人,他用自己的双手踏实地做自己喜欢的工艺品,希望更多的残疾人可以像他一样。

  孙春宝告诉记者,当他得知张家口将与北京共同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时候,心想如果可以申办成功,他一定要用自己的双手为冬奥会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他告诉记者,希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全社会的残疾人,让他们都坚强起来,实现自己的个人和社会价值。(完)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