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青年:轮椅上的“作家”梦
2013-12-16

残疾青年:轮椅上的“作家”梦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3-12-16

   中新网黔西12月16日电 记者鲍光翔 题:贵州农村残疾青年:轮椅上的“作家”梦

  “写作是我活下去的唯一动力!”

  这句话出自文集《一根手指的舞蹈》封面,文集作者是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雨朵镇残疾农村青年沈江河。

  34岁沈江河8岁时患上肌肉萎缩症,11岁时因为肌萎缩和家庭困难而辍学,20岁时全身瘫痪,生活起居不能自理。

  “每天早晚穿衣、脱衣都是母亲帮着做的。”讲起生活中的不易,沈江河的眼眶微微泛红。

  为了打发枯燥难熬的日子,沈江河爱上了看书。鲁迅等文学大家的作品成了他的“小伙伴”,弟弟的中学课本他也看了个遍。他如饥似渴的在书本中汲取营养。

  “我就想着要把遇到的事情和心里的想法都说出来。”沈江河告诉记者。

  2003年的夏天,沈江河写出第一篇短篇小说《逝去的初恋》,纪念他的朦胧的“初恋”。

  如今坐在轮椅上的沈江河全身只剩下右手食指可以活动,正是这根食指敲出了30余万字的小说、诗歌和散文。

  “1分钟能敲打30个字左右。”沈江河告诉记者,严重的肌肉萎缩让他四肢无力,双腿伸不直、手也抬不起来,坐在轮椅他得用左手支撑着右手手肘当臂力,用食指来敲击键盘来完成输入。

  “刚开始的时候很辛苦,但很充实。”沈江河表示。

  “看着孩子每天在电脑打到晚上十一二点,挺心疼的,但还是很支持他。”已年满60的父亲沈思全告诉记者。

  沈江河父母均已年过六旬,家里只有不到1亩的土地,收入微薄。沈江河的弟弟也患上肌肉萎缩,丧失劳动能力。

  “弟弟被政府安排到残联工作,每月有1000元的收入。”沈江河告诉记者,两兄弟每人每季度有890元的低保。这就是全家人的所有经济来源。

  “写作圆了我自己的文学梦。”沈江河向记者坦言:“我也想通过写作赚点钱改变家庭生活,我也只能做这些了。”

  2013年10月,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沈江河首部文集正式出版。

  “拿到书高兴得很,我让邻居念给我听。”沈江河的母亲不识字,她告诉记者她为儿子感到骄傲。

  “我感觉自己离作家这个称呼还很远,但我会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的。”沈江河告诉记者。(完)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