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残疾人在家就能轻松就业
2013-12-02

让残疾人在家就能轻松就业

来源:大连日报 发布时间:2013-12-2

易尚阳光团队

 

    说到残疾人找工作,总会想到“老三样”,按摩、看摊、钉扣子。其实,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蓬勃发展,一些残疾人的就业天地已经发生巨变。大连易尚阳光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中国首家残疾人专业外包型呼叫中心服务商,全新开通的语音计算服务平台,让残疾人只要坐在家里,敲打键盘,接听电话,就可以每月赚到体面的工资。

    易尚阳光有近200名员工,其中残疾人就占了100多,并且大部分实现了居家就业。这里不仅是“大连市残疾人就业示范基地”,还是全国的“残疾人信息化就业基地”。在12月3日又一个国际残疾人日到来前,记者走进了这个充满阳光的群体。

    云录入突破安全瓶颈 敲敲键盘家中实现就业

    易尚阳光是一家公益性高科技类的微利企业,通过残疾人集中及居家就业的形式,让更多残疾人融入社会,找到了自身的社会价值。分散座席的出现,让居家就业变成可能,每一位残疾人就是一位接线员,他们在家里坐在电脑旁边,就可以完成各种语音呼叫业务。

    数据录入具有高保密性的特点,受到信息安全的限制,很多业务是无法分散在家里完成的。为此易尚阳光自主研发了一套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语音计算服务平台,简单地说,利用云平台建立了一个无限容量的“仓库”,公司将客户提供的纸质数据扫描并存储到“仓库”里,在家工作的员工根据分配,到“仓库”中取出自己需要完成的数据,然后在家录入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服务平台将一个项目拆分成若干块,每个员工只负责一个板块的数据录入。这样一来,每个员工是不知道数据之间的关联性的,最大限度地维护了信息安全。

    从事数据录入的员工,只要会使用电脑,就可以轻松完成,如果还会英语、日语等,就可以接到国际项目。

    政府热线 企业热线 残疾人接线员都胜任

    “你好,我要订5份牛肉套餐。”“请问地址在哪里?”“中山区民康街15号。”你是否也拨打过吉野家的订餐电话呢?接电话的可不是餐厅的员工,这个电话也不在任何一个网点儿里,而是在接线员的家里。易尚阳光承接了吉野家全国订餐热线的服务,接线员接到顾客的预订后,会将信息发送到指定系统,按照地址位置,系统会自动将信息进行匹配并发送到就近的门店,店里的电脑上自动蹦出信息,送餐员只要按照信息送餐就行了。

    目前,易尚阳光承接的业务有大连市计生委、大连市残疾人服务热线,高新区工会热线等政府热线及吉野家全国订餐热线,中国联想集团、大连电视台“法制新天地”等呼入和呼出的企业热线业务。日本某些文档的电子化项目也是在这里完成的。公司已建立了江苏宿迁分公司、沈阳分公司,同时在北京、上海等地设立了办事处。

    公司总经理孙树明颇有自信地说:“虽然我们身体有残缺,但是脑子一点儿不差。”随着电子商务越来越发达,未来的就业机会将越来越多,比如网上购物,每一个订单都需要有人来接,如果中午12时,一个客人要买东西询问细节,正好店主不在线上,等下午1时上来时,这位顾客已经离开了,损失一笔生意,可能失去的是一个长期客户。如果这样的业务外包给专业的人来做,就可以做到随时有人在线服务。

    肢体虽残缺

    理想不残缺

    天然

    易尚阳光给传统的残疾人就业方式带来了一种颠覆。以往局限残疾人融入社会的地域、时间等障碍都不复存在。

    肢体可以有残缺,但理想不能残缺。在面对人生规划的时候,自己不能先打了退堂鼓。换个角度,某些所谓的劣势反而可以变成优势。比如腿脚不好的人,行动不便,看似无法走进体面的职场,但正是这种特殊的优势,让他们比其他年轻人更适合做呼叫中心和数据录入,因为他们坐得住板凳,可以更加耐心地为客户提供服务。优势与劣势是相对的,不同的环境决定了什么才是优势。

    生活中,只要有梦想,有付出,有担当,每个人的日子都可以过得很精彩。

    苏晓雯:三年来 朋友多了温暖也多了

    因为先天患有粘多糖代谢障碍,苏晓雯的腰不好,腿也不好,行动不是很方便,一个姿势不能保持太长时间,但也不能过多运动,随着年龄的增长,症状还会加重。所以,朝九晚五的作息规律并不适合苏晓雯。

    从2009年进入易尚阳光后,苏晓雯第一次接触了呼叫业务,经过培训,2010年4月起,苏晓雯开始在家工作。坐在电脑前,带着耳麦,她会耐心、热情地接听每一通热线。有时候,身体不适的时候,她就会躺在床上接听电话。苏晓雯家住在华南广场附近,单位在高新区,如果不是居家就业,而是正常上班的话,因为倒车单程也要一个半小时,如果遇到塞车,可能要用上两个小时。

    虽然是在家工作,但是苏晓雯不但没有与社会脱节,反而变得越来越成熟,朋友也多了。苏晓雯专职负责计生委的热线,每天需要为百姓解答各种政策和疑难问题。苏晓雯说:“每一两个月,我还会回公司的宿舍住上两三天,和同事们唠一唠,感觉身边有这么多一起努力的人,心里挺温暖的。”(本报记者李天然)

    周爽:半年后 升职为行政主管

    白色衬衫配黑白格子马甲,再加上一头短发和红边半框的眼镜,坐在记者眼前的周爽,完全是一个干练的白领形象。26岁的她,现在已经做到了行政主管的位置。而在5年前,她还依偎在妈妈的身边,妈妈帮她梳头,为她做饭,照顾她的生活起居。自从进入大连易尚阳光科技有限公司,周爽不仅找到了一份工作,更让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因为身体不太好,小学后,周爽就没有再上学。5年前她接受岗前培训,练普通话,练规范服务用语,还要学习WORD、EXCEL、PPT等办公软件的应用。周爽兴奋地说:“成为呼叫中心的员工后,我和其他16名同事,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128277个数据清洗工作,这是通常需要27个人完成的工作量。”出色的工作表现,让周爽在半年后就升职成为了行政主管。

    以前周爽总觉得别人看自己的眼神怪怪的,现在的她享受着工作带来的自豪感。前不久,周爽还利用年假时间,带着弟弟到北京逛了一大圈。“生活很充实、很快乐。”周爽满足地说。(本报记者李天然)

    李华南:一年内 还清助学贷款

    今年28岁的小伙子李华南,是大连理工大学的毕业生,但是由于双腿有残疾,找工作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幸运的是,毕业那年,他与易尚阳光结缘,顺利地走进了职场生涯。

    李华南负责数据处理工作,每天需要将大量的文字和数字录入电脑。数字录入需要达到220个/分钟才能通过考核,李华南可以每分钟录入300多个。上大学时选修的第二外语日语,现在也派上了用场,可以做一些日文的数据处理工作。不过,数据处理接触的行业多种多样,有医疗、保险、旅游等,很多专业术语并不常见,要想提高录入效率,还必须不断地学习。

    工作第一年,李华南就可以平均每月拿到3000多元的工资,一年后,他就自食其力地偿还了2.4万元的助学贷款。随着工作能力的不断提高,每个月的工作量也有所提高,工资更是水涨船高,一个月拿五六千元是常有的事儿。

     (本报记者 李天然)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