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为困难残疾人适配辅具
来源:阜阳日报 发布时间:2013-11-29
一位残疾人的生活变化
李军是颍东区插花镇的一名残疾人协理员,他因患小儿麻痹后遗症,行走困难。但是,入户走访本镇残疾人、调查了解残疾人的生活情况,又是他的工作职责。为解决出行难题,这些年他费了不少周折。
“搭顺风车、蹭别人的电动三轮车……能想的办法都想了。没有合适的交通工具,既不方便工作,又经常给别人添麻烦,真犯愁啊。”李军介绍。
近日,一个惠及残疾人的民生工程项目帮他解决了这一难题。市福彩公益金辅助器具适配项目工作人员,根据李军的需求,为他适配了一个代步工具—一部红色的电动车。李军站在自己的爱车旁说,这款电动车轻巧方便,四轮行走更安全,载重达135公斤,充满电一次可行驶50至70公里。“有了这辆代步小车,我进村入户、访贫问苦就方便多了。”
“为保障安全,适配后,我们与电动车供货商商定,将电动车最高时速限定为每小时12公里,确保其出行安全。”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主任唐亮介绍。记者了解到,今年,全市有29名已就业肢体残疾人(上肢健全者)和李军一样,免费适配了电动代步车,极大方便了他们的生产生活。
适配辅具科技化
记者了解到,在今年阜阳市福彩公益金为残疾人选择的适配辅具中,不乏一些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比如,我们为低视力残疾人适配了电子导航盲杖,其具备前方和上方障碍物探测能力和遥控功能,盲人持杖行走,上方或前方探测到障碍物,会发出声音或震动报警,以提示盲人及低视力人群安全出行。”唐亮介绍。
此外,电子助视器、功能轮椅、护理按摩床等助力残疾人生活的适配辅具,科技含量都比较高,帮助残疾人解决了不少实际难题。日前,颍州区三十里铺镇全身瘫痪的残疾人刘亚龙获配一部电动护理按摩床。在刘亚龙家,工作人员现场安装调试了设备,手把手教会其父母操作方法。记者看到,在刘亚龙母亲王刘氏的操作下,护理按摩床头部、脚步都可抬起,两侧亦可侧翻。看到如此先进的护理按摩床,老人家激动地说,“以前,俺护理孩子都是使蛮劲推或拉;现在,这种按摩床让护理变得轻松多了。”
千余残疾人得方便
据了解,今年,市残联康复中心承担了六项福彩公益金辅具适配项目,千余名残疾人获配辅具器具,方便了他们的生产生活。
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主任唐亮介绍,今年,阜阳市共为100名肢体一、二、三级的重度患者免费适配了护理床、功能轮椅、站立架等辅助器具280件;为665名低视力患者免费适配助视器、电子导航盲杖等辅助器具2072件;为29名正在就业的肢体残疾人(上肢健全下肢残疾)免费适配电动代步车;为189名肢体残疾人免费安装了假肢、矫形器;为68名成年听力患者免费装配助听器68台;为296名7周岁以内的肢体残疾(脑瘫)患儿免费适配轮椅、站立架、生活自助具772件,装配矫形器296件,儿童假肢2例;为36名重度听力患者提供免费植入人工耳蜗并康复训练;为44名听力患儿免费装配了助听器并提供康复训练。
“每年,福彩公益金项目都会拿出一部分资金资助残疾人康复事业。截至目前,2013年辅具适配任务已全面完成,阜阳市千余残疾人从中获益。明年,阜阳市将继续实施辅具适配项目,有相关需求的残疾人可密切关注。”唐亮介绍。(阜阳日报 记者 马红云 穆可亮)
作者:阜阳日报 马红云 穆可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