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聚宝盆”聚起老人精气神
来源:姑苏晚报 发布时间:2013-11-25

乐龄屋(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张登峰
无论是夜幕降临还是晨曦微露,在工业园区湖东各社区总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广场上的老人时而彩带飞舞,时而挥动腰鼓;社区活动室里,时而传出老人豪迈奔放的歌声;民众联络所里,时而传出老人作画写字的墨香,时而传出老人爽朗的笑声……
自2012年起,苏州工业园区湖东社工委试水“文化养老”,社工委结合政府开设的活动场所、文体设施、社区组织、家庭环境等自身实际,积极为老年人“文化养老”组织实施创造条件,先后推出“孝文化节”、“超级爷爷奶奶大赛”,以及各种文化社团建设,逐步改善老人“老有所教”、“老有所学”的环境,让老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也让老人们拥有一个持久受益的“文化聚宝盆”。
“孝文化节”开启爱的盛宴
“我们的生活还蛮好,就是孩子经常不在身边,吃团圆饭都很难。”这是东湖林语社区居民杨伯伯的心里话。
今年65岁的杨伯伯退休前在河北一家企业做领导。2009年退休后,与老伴顾阿姨一起来到工业园区的女儿家中。平时除了照顾外孙,空余时间就是参加社区的各项文体活动。不过,虽然日子过得蛮小康,但女儿女婿经常要到很晚才回家,早晨又很早出门。因此,家中就是爷孙三人。杨伯伯也曾感叹“一家人想吃顿团圆饭都难”。
2012年5月11日,湖东社工委推出“孝文化节”系列活动,其中一项是由区内爱心餐饮企业推出的“孝敬父母子女之心”孝心餐活动。该活动需要参加者到社区领取孝心餐券,然后一家大小全部到齐,餐厅才会提供孝心餐。对于平时难得跟女儿一家吃团圆饭的杨伯伯和顾阿姨来说,这顿孝心餐算是吃定了。
自从去年参加了社区的“孝心餐”活动,同是企业高管的女儿女婿即使再忙,每个月都要抽一两天时间陪老人吃几顿团圆饭。“虽然不是天天吃,但我们也已经满足了。”杨伯伯开心地说。
【记者点评】“文化养老”需要和谐的家庭基础。湖东社工委借每年的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等契机,启动“孝文化”节项目,开展各类孝心活动,让孝心走进千家万户。老人们能够在舒心、安逸的家庭环境中,体会儿女、孙辈对自己的爱,享受天伦之乐,让老人有了一个享受快乐人生的家庭基础。
“超级赛”激活老人精气神
在湖东,提起“超级奶奶”或“超级爷爷”,那是相当热的词。因为去年和今年,湖东社工委相继举办了“超奶”和“超爷”的比赛。一下子搅动了湖东数万老人的心。
说起今年重阳节刚落幕的湖东“超级爷爷争霸赛”,获得“最具音乐才华的超爷”头衔的雍万九非常高兴。因为在争霸赛中,雍万九凭借自己创作的一首《园区胜天堂》摘得桂冠。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云端;绿树织成行,百花铺其间……”雍万九告诉记者,他创作歌曲的灵感来源于一次“环金鸡湖游”。当时,雍万九搭乘100路游览车沿金鸡湖观光,湖畔美景让他感慨万分,一下子就来了灵感。最终完成了这首诗。小诗写成后,雍万九又把它谱写成曲。随后,雍万九又找到园区文体处,后来作品几经辗转,在相关部门人员的支持下,最终决定由湖东悦心合唱团进行演绎。最终,这首“苏州歌曲”获得了不少人的情感共鸣。现在,湖东社工委又在组织“超爷”巡回表演,雍万九和其他“超爷”每天都精神着呢。
【记者点评】老人的“文化养老”有创造自身价值的需求。湖东社工委和各社区尽力为老人们提供各种舞台,让如今已经隐退后方的爷爷、奶奶重新焕发青春,让一贯沉默、低调的爷爷、奶奶秀出了自信和风采,也让人们看到了湖东老人的精气神。
联络所里每天都有“联络日”
“去民众联络所,今天练书法去”、“看书?到民众联络所,几步路就到”、“走,到民众联络所,跟在韩国的儿子视频通话”……在工业园区,说起民众联络所大家都非常熟悉。
而湖东辖区就有方洲、湖东、玲珑、金鸡湖四个民众联络所,实现了民众联络所全覆盖。社区居民除了平时办事,健身、娱乐、休闲都是到民众联络所。
家住枫情水岸社区的余老伯几乎每天都要到湖东民众联络所报到。余老伯的儿子在韩国,他和老伴平时就帮着儿子“看家护院”。家务事忙完,余老伯每天都要到社区居委会看看,如果有什么事需要帮忙,他都要伸手帮助。没事时,就会约上钱伯伯、郭伯伯、潘伯伯到民众联络所看书、练书法,或者跟几位老伯一起杀几盘象棋。每天生活安排得满满的。
余老伯告诉记者,由于民众联络所配有“社区工作站、民众俱乐部、乐龄生活馆、少儿阳光吧、卫生服务站、图书馆、文体站”等七大类服务载体,可以一站式满足社区各类人群的多元需求。余老伯笑称:如果窝在家里非常孤独,不如到民众联络所去跟大家“联络联络”,一定会非常惬意。
【记者点评】 社会交往需求也是“文化养老”的一方面。湖东社工委借助园区邻里中心民众联络所的各项职能,组织和引导老人参加各种兴趣小组、艺术社团、书画诗词小组等,参加讲座、座谈会等,让老人在各种活动中取悦自我,并融入社会群体活动,以实现自身价值并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