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学生爱上网络公开课
2013-11-25

银发学生爱上网络公开课

来源:东方网 发布时间:2013-11-25

  走出课堂,师生们打开电脑,再聚网上,分享课程资料,一同咀嚼课上没来得及消化的内容,这样的学习方式已在高校中普及。如今,数字化浪潮又冲破了老年学校的围墙,新型“数字化校园”正在老年学校落地生根。

  据《劳动报》报道,记者从昨天市教委举行的终身教育巡访中获悉,今年市政府实事项目—全市70所老年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各项工作已基本完成。70所焕然一新的老年学校将让银发学生学得更舒心。

  老人“触网”便尝甜头

  数字化技术并非只是年轻人的专利。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在老年版的“数字化校园”中,每门课程的学习圈里,学生们发帖回帖热火朝天。老师上传的课程微视频也人气旺盛。在浦东新区洋泾社区学校,就有这样一个“社区学习港”,老人们只需申领一张学习卡,便可登录网站“海淘”公开课。

  问题在于,如何让首次“触网”的老人玩转网络课堂?为此,街道特意编写了一本傻瓜式操作指南,登录、发帖、浏览、加好友,每个步骤都详细罗列出。街道的志愿者们也会手把手教老年人上网。老人们一“触网”,便尝到了学习的甜头,原来的钢琴课,是一堆学生围在钢琴旁看老师示范,站在后面的人还要踮脚伸脖子,如今,老人们足不出户,点击视频,指法手势,一目了然。渐渐地,这些银发学生们爱上了网络公开课。

  教师为学生放弃移民

  老年人迷上网络学习圈,往往比年轻人劲头更足。洋泾街道老年学校教师朱虹就深有体会,曾经是高中语文老师的朱虹在街道里开了朗诵和诗词鉴赏课程。最近,这两门课程的网络学习圈火了。

  让朱虹有些意外的是,这些平均文化水平在高中的老年学生迷恋上诗词后,竟然一发不可收拾。有学生兴致勃发,贴上一首自己的律诗处女作。朱虹便发了一个长帖,整理了格律诗创作的知识,再附上几首自己写的诗词供大家参考。不久,老人们纷纷跟帖“晒”出自己的诗词作品。现在她和学生们在课堂上说再见后,又随即网上见面聊。

  朱虹说,其实在美国的女儿一直希望她能移民,只是她心中放不下这里的学生们,“一个老年学校有什么值得留恋!”朱虹的女儿想不通。有一次,朱虹实在拗不过女儿,去美国住了三个月。这三个月里,朱虹几乎天天泡在学习圈里和学生互动,思念心切的学生也集体作诗一首献给她。点点滴滴,女儿看在眼中,也渐渐理解她对老年学校的眷恋。

  老年学校课程也新潮

  目前,上海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以浦东新区为例,区内老年人口总数达70.59万人,是本市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一个区县。在今年的市政府实事项目中,浦东新区就有21家老年学校进入。

  记者翻阅课表发现,不少老年学校开设的课程新潮十足。原是上钢三厂工人新村的上钢社区学校内,就为老年人开设了一批“体验式互动课堂”,老人可以到摄影教室里的微型摄影棚中,学习专业的现场拍摄技巧。厨艺教室内,则有大厨手把手教西餐点心制作,让老人们的餐桌上翻翻花样。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