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带封嘴”是“执法犯法”
2013-11-20

“胶带封嘴”是“执法犯法”

来源:郑州日报 发布时间:2013-11-20

  据报道,11月16日凌晨,惠州市仲恺高新区陈江派出所抓获了一个盗窃集团的23名成员。23名嫌犯被带回派出所后,关在一楼两间面积狭小的拘留室内,部分嫌疑人戴着手铐,被用胶带封住嘴。当地警方称,这是为了防止嫌疑人串供。

  眼下,嫌疑人的嘴被胶带封死、头部被报纸包裹的诡异照片,在网上热传。公众普遍的感觉是,当地警方做法偏离了执法应有的谦抑,嫌疑人更像是被绑架的“人质”。如果真是为了防止串供,办案人员完全可采用分离羁押的措施,而不必用胶带封口的手段。

  有人表示:法律并未禁止胶带封嘴,所以惠州警方此举不违法。但“法无禁止即可为”,是针对公民私权而言,警方执法则应严格遵循“法律授权”原则。依法办案、保护人权两条法定原则,当并行不悖。

  某种程度上,“胶袋封嘴”也属法外之刑。《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规定,“警察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可以采取强制手段;根据需要,可以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使用警械”,而胶带不属于手铐、警绳等制式警械,而且易引发窒息等事故。

  事实上,今年新实施的《刑事诉讼法》中,明确规定须“尊重和保障人权”。胶带封口、报纸包头,明显贬损了他人人格。别说目前23名嫌疑人还未受审,即便他们确实实施了盗窃犯罪,也只能受到法定刑的处罚,任何附加的对他们的尊严羞辱,都有悖于法治原则。

  而近年来,类似的对一些地方警察执法手段的争议,还真不少。比如2010年,东莞市某派出所曾公布过涉嫌卖淫女子“游街”的照片,引起轩然大波,虽然东莞警方表示那不是“游街”,而是指认现场,但押着戴手铐的女子走在街头,也是公开羞辱、人格伤害。事发后,公安部还会同全国妇联等联合下发通知,要求保护“失足妇女”的名誉权、隐私权,不得采取游街示众、公开曝光等方式羞辱妇女。

  说到底,在法治观念、人权意识进步的当下,一些执法者不能刻舟求剑,按某些违规违法的“老皇历”办事,而应尊重权利,循法办事。若少了人权保障这根弦,执法者难免会掉进“执法犯法”的泥沼。(徐明轩)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