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客景点泡脚引争议
2013-08-02

中国游客景点泡脚引争议

2013年08月02日  来源:中国广播网

  春秋战国年间,汉北民歌《沧浪水之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近日,中国游客在卢浮宫前水池中泡脚消暑引发热议【详细】,这一幕不禁让人想起前些日子的西子湖畔的泡脚者【详细】。景点泡脚是“中国式到此一游”的又一体现形式吗?而对于“泡脚”行为的声讨是否是反应过激了?下面小编就带您聆听一下各方的声音:

  网友:多数网友认为不应过分苛责

  早前,大批游客在杭州西湖洗脚的照片引起网友争议。近日,一组国人在法国卢浮宫水池中泡脚的照片在网上传开,再次令此种行为受人诟病。有网友认为这“煞风景”的举动是“素质低”的表现。不过多数网友认为有不少外国人也照样会在卢浮宫泡脚,不能摘出国人来横加指责。

  国人声音之一:泡脚遭批是国人自卑心理作祟

  前不久游客在杭州西湖里泡脚遭到公众的批评,现在中国游客在法国卢浮宫前的喷泉水池中泡脚,再一次遭到公众的批评,被认为是不文明行为,是中国游客低素质的表现,这也成为很多国内人的共同看法。

  其实游客的一种行为究竟算不算不文明行为,说到底就是这种行为有没有带来危害性、破坏性,从这个层面讲,喷泉池中泡脚与“到此一游”有着本质区别。游客泡脚的西湖、喷泉池都不是一潭死水,而是活水,水会循环利用,泡脚不会造成污染和破坏,这大概也是,英国的某景区喷泉池敢于明确打出了“欢迎泡脚,请勿饮用”标语的主要原因所在。

  国人声音之二:中国游客卢浮宫水池泡脚泡掉了“中华文明古国”的体统

  几位中国游客坐在池沿泡脚消暑,十分刺眼。虽然也有外国游人这么做,但是,中国游客在著名的世界文化名胜前做这种事,实在有失“中华文明古国”的体统。

  选择到法国卢浮宫这样的世界名胜去游览,原本应该怀有美的憧憬,很难想象,一个略有对高雅文化崇敬之心的人,能面对盛景,在水色如镜的美池中伸得出脚。不雅的举动只能说明,我们中国人在人类美德的塑造上还有很多功课要做。

  英媒:泡脚者仅仅代表个人

  BBC中文网7月31日刊载投稿文章《客观看待“中国游客卢浮宫前泡脚”》,文章指出,在卢浮宫前的水池中泡脚肯定是一种极不文明的行为。我们不能因为“外国人也泡脚”就不承认某些中国游客的素质问题。但是也不必把中国游客在卢浮宫前水池泡脚之事放大了看,更不必上升到所有中国游客甚至是中国人的高度。在卢浮宫前水池泡脚的中国游客,其行为只代表他们自己,不代表其他任何人。

  卢浮宫工作人员:泡脚现象很常见西方游客居多

  巴黎旅游局一名工作人员3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法国人、尤其是青少年确实有在大热天到水池里玩玩的习惯。只要不违反有关喷水池、泉水等地方的管理规定,人们也多多少少容忍。至于中国人在卢浮宫水池将脚浸入水池里,可能也是天气炎热的原因,没什么特别的。

  作为城市公共资源的水池,即使是景观池,若成了只许观赏和拍照,成了不可亲近和戏玩的无情之水,人与水就生硬地隔离了,那水也便成为一池死水。亲水,则是卢浮宫隐含的一个气质。卢浮宫的镇宫三宝“爱神维纳斯”、“胜利女神尼卡”和“蒙娜丽莎”,她们都与与水、与海洋有着不解之缘。亲水近水,是人的天性。不由想到,要是我那天有机会到卢浮宫,只要气温允许,用双手或双脚感受一下那池水,维纳斯一定不会怪怨我的“粗鲁”和“丑陋”。

  卢浮宫因为票价便宜,影响力大,维纳斯、金字塔内的木乃伊等著名雕塑、文物都在该宫殿,成为最受游客欢迎的景点之一。夏季,巴黎气温也很高,而在进入卢浮宫展厅入口前,游客只能在外围广场排队等候,并无遮阴物,这样一些游客为了解暑,也不可避免将脚放入喷水池内,其实这也没什么可非议的地方,在国外,游客亲近喷水池,甚至坐在地上拍照等都是十分自然的事情,不会认为你没有礼貌。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