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老史的40年助残史
2013年05月16日
他双腿残疾,却拥有一手好按摩技艺;他是低保户,一家五口挤在母亲的老房子里,却免费为市民按摩了30年,至今还义务助残助困不收取费用,让熟悉他家庭困难情况的病人“窝火”不已。5月15日记者采访了解到,这位叫史本祥的大夫最大的心愿就是通过自己的手艺让更多人摆脱病痛折磨。在全国助残日来临之前,本报联合青岛市残联发起了身残志坚的残疾人之星评选活动。
免费按摩一按就是30年
15日上午9时,记者来到位于宁阳路4号的史本祥理疗康复中心。“别人我都不信,就信史大爷。”接受治疗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她患有腰椎间盘突出 ,曾经住过院,病情严重时晚上不吃止疼药就睡不着,后经人介绍来到史本祥的康复中心进行按摩治疗,没想到效果非常好 ,现在要隔好几个月才来一次。据了解,今年55岁的史大夫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两腿无力,只能依靠拐杖支撑。在他15岁的时候,父亲送他做康复治疗时认识了一位非常有名的按摩师,治疗过程中开始跟着学手艺,并免费为人做按摩。
周女士曾经是中山路街道办的工作人员,对史本祥非常了解。她告诉记者,史本祥从1973年到2002年,一直是免费给人治疗。“直到2002年他父亲去世,他免费为市民按摩了30年。”父亲去世后史本祥全家没了经济来源,他才开始收钱,但史本祥至今依然坚持为困难户、孤寡老人 、残疾人提供免费服务,有时非困难户找他治疗,他也会视情况轻重选择是否收钱。
娴熟技艺征服老外
做为一名高级按摩师,史本祥将各学派按摩手法融会贯通,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疗法。吕女士告诉记者,她们一家五口人,全都是史大夫的病号。“5年前,我哥哥因为外伤颈椎受损,医院说一定要手术。史大夫给他治疗了2个疗程,竟然好起来了,至今没有再犯。”此后吕女士的父母、老公和她本人因肩周炎也陆续在这里治疗。
周女士告诉记者,她出去吃饭时看到一位饭店老板扶着腰痛苦不已,便带她来史大夫这里按摩,没想到一见面,饭店老板哇哇大哭起来。“原来,她有严重的腰病 ,曾经是史大夫的病号,后来史大夫搬家找不到了,这次一见仿佛见了救星。”
实际上,史大夫的手法还为不少外国人所熟知。据介绍,曾经有个200多斤的俄罗斯人闪了腰疼得不敢动,到史大夫这儿按了3次就完全好了,这位老外边扭腰边夸赞:“你看我不疼了,这个大夫厉害!”之后,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慕名而来,史大夫的屋子里也摆了很多外国友人送来的小礼物。做按摩治疗的40多年时间里,史本祥免费教了无数徒弟,有的还漂洋过海到国外去继续做按摩治疗事业,甚至有的徒弟赚钱比师傅多多了。对此史大夫毫不在意 ,“我只在乎我的病人能不能治好”。
义务助残感动不孝子
通过病号们的讲述,记者了解到不少史大夫免费救治病人的感人故事。曾经有位老人来看病,大儿子不务正业,二儿子是残疾人。“这位老人有脑血栓后遗症,二儿子带她过来治疗,2个多月的疗程结束后,老人有了很大好转。”病号陶先生说,临走时,史大夫将这两个月的按摩费原封不动地拿出来还给了老人。“这个钱我原本就没打算收,我也是残疾人,但通过自己的手艺能吃饭,能帮人,这就行了。你妈妈这么大年纪,你得好好孝顺她。”听闻此言,大儿子触动很大,差点掉泪,对着他不住地鞠躬。还有一次,一位残疾人的腰闪了,不能下楼,史大夫便拄着拐杖去他家,二层楼走了近10分钟,累得满头大汗。
治病不收钱“惹火”病号
采访过程中,病号一个接一个进来,史大夫根本无暇休息。快到中午12点时进来一个扶着脖子的年轻人 ,说是落枕了,如果要排队肯定还需很长时间。史大夫稍一思索,让年轻人坐下,揉了两下后把头一掰,听见“咔”的一声后他说好了,整个过程不足2分钟。年轻人还没回过神来,随之就发现自己头能左右扭了,手臂也能抬起来了,要给钱的时候,史大夫说“不用了不用了,小事”。
年轻人走后,现场几位熟悉的病号可炸了锅:“怎么又这样,虽然你一下子就能治好 ,但你就不能多按摩几分钟,收点钱?”一位病号告诉记者,她遇见好几次这样的事,病人有崴脚、落枕、闪腰的,只要史大夫觉得能马上治好的,都是三下五除二治好后也不收取费用,甚至连用的膏药也不要钱。
原来,史本祥的经济条件并不好 ,他住的是母亲的老房子,只有50平方米,大女儿刚刚大学毕业,小女儿还在读初中,老婆有严重的贫血没有工作,整个家都是靠低保以及史本祥辛苦按摩来支撑。“我只有一个愿望,就是通过自己的手艺让更多人解除病痛。”史本祥朴实地说。
征集
请您推荐身边助残人物
在大家的印象中,残疾人是弱势群体,他们会有诸多不便,需要大家的帮助,然而有这样一部分残疾人,他们努力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其他人。今年5月19日是第23个全国助残日,本报联合青岛市残联共同发起“寻找身边助残人”活动,通过寻找自立自强、助人的典型,让大家助残爱残。征集热线18661816090(仅限短信),邮箱342758895@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