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在纸币上写字防捐款流失
2013-04-24

网民在纸币上写字防捐款流失

2013年04月24日   来源:云南信息报

  在纸币上写字,寄望以此预防赈灾捐款流失的办法昨日(04月23日)火了。不过,根据法律法规,即便你这么干,汇款时也会被回收,甚至可能面临1万元以下的罚款。虽然只是个网络特色的玩笑,但值得追问的是,网民为啥这么不放心捐款的去向呢?

  在纸币上写字,寄望以此实现救灾捐款“专款专用”的办法昨日火了。

  @央视网新闻、@京华时报、@南方日报等知名媒体大V昨日广泛传播了一个消息,有网民晒出捐给灾区群众的纸币——在一张百元纸币和一张五十元纸币上,写有“这是我捐给雅安的钱,哪个敢贪”等字样。

  这种多少有些调侃意味的预防赈灾捐款流失的“好书法”引起网民共鸣。比如,《新闻晨报》官微昨日转载的类似图片,数小时内转发量已近2000条。

  检索发现,用涂写纸币的方式,希望预防赈灾捐款流失,此类照片并不只有上述两张。

  网民“哆啦A懵”4月22日发布的一则配图微博中,4张百元钞票上都写有“雅安灾区专用款”字样。“哆啦A懵”感叹,这个办法也不一定有效,但至少,“写了心里能舒坦点儿。”

  终于,有警方提示,这种办法其实违法。

  重庆市合川区公安局官微“平安合川”转发此事提醒网民,“法律规定:严禁故意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严重者还要追究相关责任。”《现代快报》官微很快找到了法律依据的具体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十九条。

  不仅如此,《人民币管理条例》有更详尽的规定。按规定,禁止故意毁损人民币(第二十七条),故意毁损人民币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第四十三条)。污损的人民币也不能流通(第三十九条),即便在纸币上写字,持这种污损的纸币去汇款,污损的纸币也会被无偿兑换回收后销毁,而金融机构收到污损的纸币,也不能把它用来对外支付(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

  网民的思路并不具有可操作性,只体现了一种情绪化表达。《潇湘晨报》官微就分析,“虽然在人民币上写字有违法的问题,但现实当中传递来的各种不利信息却让一些捐款者心寒。有些搞笑,有些无奈,还有些思考。”《现代快报》官微则点评,“什么时候,我们捐款时才不会有那么多的顾虑呢?”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