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产后关爱项目让更多女性受益
2012-09-25

流产后关爱项目让更多女性受益

2012年9月25日    来源: 南方日报

  9月23日,“关爱至伊·流产后关爱”项目一周年总结及推进会在人民大会堂举办。据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秘书长秦国英介绍,项目开展一年来,不仅惠及近30万流产女性,同时正在逐步提高女性及其伴侣对主动、科学、合理避孕的认知。在各个项目参与方的积极推动下,预计在未来一年,将有60万妇女在项目开展进程中受益。

  重复流产率高达50%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800万-1000万次人工流产,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重复流产率高达50%,人工流产已成为影响我国广大女性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社会问题。

  据专家介绍,重复流产对女性远期生育能力和今后妊娠结局都会造成重大影响,人工流产次数越多,流产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率越高。重复流产大于三次的女性,并发症发生率近35%。

  在我国,88.2%的不孕不育女性做过人流手术。1年内尤其是6个月内的重复人工流产的危害最大,称为“高危流产”。人工流产可能导致的近期并发症包括子宫穿孔、出血、感染、宫腔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月经不调、闭经等;长期可能导致继发不孕、胎盘异常、习惯性流产、早产、胎儿死亡等。

  导致重复流产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年轻育龄人群避孕意识淡漠、避孕知识缺乏或对避孕方法的认识存在误解,其获取相关知识的渠道也存在错位,多数为非专业渠道。同时,我国的医疗卫生机构尚未全面开展规范化流产后避孕咨询服务,导致女性在做完人工流产后依然存在意外妊娠的高风险。

  规范流产后服务流程

  据介绍,流产后关爱(即Post-Abortion Care),简称PAC,它是一种标准化的医疗服务流程,通过一对一咨询和集体宣教,向前来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女性患者宣传避孕知识,及时落实有效的避孕方法,避免重复流产的发生。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有专门的PAC指南,全世界已有40多个国家开展了PAC项目,在全面实施PAC服务的国家中人工流产率下降25%-50%。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秘书长秦国英表示,流产后关爱项目的开展,正是希望通过设立优质服务门诊,规范流产后服务流程,宣传避孕知识、强化立即避孕的意识、指导避孕方法的有效落实、促进女性及其伴侣坚持、正确、常规使用避孕方法,从而减少非意愿妊娠的发生,有效降低重复流产率。

  据了解,2011年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发起“伊爱基金”,用于资助在流产后关爱门诊工作中有出色表现的医院。2012年,基金的资助规模计划进一步扩大到100家医院。2012年6月,《三级妇产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实施细则》新增专门条款,将“为育龄女性(包括流产后女性)提供避孕节育知识的教育与指导”纳入评审标准中。这一举措充分肯定了流产后关爱公益项目的重要意义。

  作为“关爱至伊·流产后关爱”公益项目的战略合作伙伴,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Thorsten E Hein在会上表示,希望流产后关爱项目在全国范围广泛开展,推动公众提高对流产后生殖健康的关注,使更多中国育龄女性受益。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