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及哺乳期妇女要注意补碘
2012年8月2日
厦门网-厦门商报讯(记者 陈淑君 通讯员 陈赟) 厦门市疾控中心近日发出提示,提醒妊娠及哺乳期妇女要注意适量补碘。据悉,近期厦门对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开展了碘营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有一定比例的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的尿碘值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碘营养适宜量,处碘营养不足状况。
碘缺乏危害大
碘缺乏病是由于机体因摄入碘量不足而导致的一系列危害或障碍。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和亚克汀病、单纯性聋哑、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等,智力损伤是碘缺乏造成的最严重危害。
科学研究发现,人脑有两个发育、分化的旺盛期,也是最容易遭受各种因素侵害的时期,又称易受伤害期。一是在胎龄的10周-18周,这是神经母细胞增殖、发育及分化形成脑组织的时期;二是出生前3个月一直到出生后3岁,即脑发育完成的主要阶段。如果在这些阶段缺碘,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就会发生障碍。
因此,妊娠期妇女由于不仅要满足本身的需要,还要满足胎儿的需要,极易缺碘,一旦缺碘,孕妇的甲状腺与胎儿竞争碘的能力增强,使胎儿缺碘更加严重,造成脑发育障碍,出生后重者成为克汀病,轻者成为亚克汀。婴幼儿的碘供应主要来自母乳,乳腺具有浓集碘的功能,此外哺乳妇女也是缺碘的敏感人群,一旦缺碘会影响婴幼儿的脑发育。所以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的需碘量远远高于其他妇女。
可以多吃海带
厦门市虽然地处东南沿海,但也曾是碘缺乏病中度流行区,在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下,采取全民食盐加碘的综合防治措施,2000年我市达到了国家消除碘缺乏病的阶段目标,2009年达到以区为单位实现消除碘缺乏病标准。但是这些标准都是以8岁-10岁儿童的尿碘、甲状腺肿大率和居民合格碘盐食为率为指标的,对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的碘营养状况缺乏监测数据。
近期,我市对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开展了碘营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有一定比例的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的尿碘值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碘营养适宜量,处碘营养不足状况。
厦门市疾控中心提醒,妊娠和哺乳期妇女除正常食用加碘盐外,还应经常进食一些富碘海产品(如海带、紫菜等海藻类食物),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胎儿和婴幼儿不受碘缺乏的危害。同时,患有甲状腺疾患的孕妇和哺乳妇女,也仍然需要食用碘盐,甚至应在医生指导下额外补充一些碘,以保证胎儿和幼儿的正常脑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