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在山西大山深处的孩子
2012-07-27

留守在山西大山深处的孩子

2012-07-27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我只在电视上见过摩天高楼,我想考外面好一点的大学,走出大山。”15岁的山村男孩詹伟咬着嘴唇、低声地说。
  
  詹伟的家在山西省神池县邵家洼村,一出门就是高耸的青山,仿佛与世隔绝。他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一年除了去几次县城,“前几天第一次去省城太原,那是我去过最远的地方。”
  
  在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农村,人们靠天吃饭,住的都是低矮的石头房,家家都很困窘,成年男子成婚率低,妻子有的被拐卖而来,有的因特殊原因改嫁至此,现在大部分都已离开,男人孤身带孩子,很常见。
  
  在这个没有女性的家庭,干净整洁已经渐成习性。院子里打扫的干干净净,掀起门帘进屋,昏暗的光线压不住潮湿的气味,地面坑坑洼洼,仅有的两件老旧家具掉着漆皮,却被擦的纤尘不染。詹伟的继父詹三密说,“咱穷,不能给孩子好条件,但是要引导孩子养成好习惯。”
  
  家里没有书桌,放暑假了,詹伟每天蹲坐在炕沿上一边看书写作业,一边照料着身边上蹿下跳的弟弟。早晨帮弟弟穿衣洗脸,中午还要挑水烧火做饭。
  
  因特殊的身世,詹伟过早的承担了生活的重负。9岁时,他的生父因车祸意外死亡,母亲悲伤郁结过度,精神失常,两年后带着他改嫁至继父詹三密家。此后,母亲精神病越来越严重,甚至经常会用钝器敲打詹伟,直到有一天离家出走了,那时弟弟詹旭刚刚出生7个月。
  
  从此,11岁的詹伟开始给弟弟喂奶、洗衣服尿布。继父一人种30亩地,都在离家很远的山里,进山一天没时间回家。每年春秋农忙之际,他都会停课请假两个月,回家照看年幼的弟弟。
  
  “我不想让弟弟像我一样有不快乐的童年。”詹旭今年五岁了,詹伟在寄宿学校上学,两星期回趟家。每个月,詹伟都会把仅有的20元生活费省下一半,给弟弟买喜爱的零食和玩具。
  
  詹伟的老师申云翔介绍,尽管这样,詹伟的学习成绩都是拔尖的。“心理早熟,要强,与别人交流少,但是心里有股韧劲。”
  
  詹三密一直以来都没有把詹伟当外人看,一年只有不到一万元人民币的微薄收入,除了生活费用所剩无几,举债满足孩子的学习愿望,他希望儿子有出息。“咱也是个有心人,知道孩子是个好娃娃,不管再怎么难,我都要供他读书。”
  
  詹伟内心很矛盾,他不想让妈妈回来再次打破平静的生活,却很渴望回报继父,无论寒暑,他每天清晨五点起床看书,通过各种名着来触摸外面的世界,书里面描绘的山外面五彩的世界,给了他“走出去”更多的动力。他读到最为印象深刻的话,“感恩于父母,是万爱之始;爱父母,是万善之始。”
  
  “我想上外面的好大学,看外面的喷泉,带爸爸和弟弟逛有山有水的公园。”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