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学生陈良的故事
2007-06-01
  今年“六一”将是陈良在北京度过的最后一个儿童节。

  再过两周,陈良就要参加中考了。考完试,他就要被父母送回四川遂宁老家,重新开始“留守”生活……

  6月1日,陈良就读的北京市朝阳区金盏乡长店村打工子弟学校——光明小学将举办“六一”儿童节联欢会,陈良自己报了一个小品、一个独唱《小薇》,还被他们班的女生邀请做伴舞。

  “现在的流行歌曲我都会唱,歌词也都记得。”说着,陈良拿出一个皱巴巴的小本子,里面工工整整抄满了歌词。“前年‘六一’,我唱《老鼠爱大米》,唱到一半忘词了,我急得扔了话筒就走,台下一片哄笑,从此我就开始记歌词。”

  用陈良班主任的话说:“陈良这孩子相当聪明,学习、唱歌、绘画都不错,就是家庭条件不行,没办法培养他的艺术特长。”

  陈良父母常年在北京打工,陈良一生下来就被留在农村老家和爷爷生活,5年前被父母从四川老家接到北京,“我在家老逃学,被爷爷发现打了一顿,爸妈就把我接过来了。”

  来北京后,转过两次学的陈良从“留守儿童”变成了“流动儿童”。“刚开始我就在光明小学,非典时退了学;上四年级那会儿我们搬家,我爸又把我送到了一家流动儿童希望小学,后来那个学校解散了,我又回来了。”

  5年间,陈良的生活半径很少离开金盏乡。“我上4年级的时候,我爸说如果我能考到班里前两名就带我去登长城,那次我真考了班里第二名,可他又不带我去了,没钱,要我等他挣了钱再说。”

  2003年的“六一”儿童节是一个例外。陈良的姑姑带他去了天安门,“天安门的人太多了,我差点就走丢啦。”陈良还记得姑姑给他买了一个大麻花,“那么粗那么长,我只吃了那么一点,就吃不下了,好大。”他边说边比划,在他眼中,那个麻花甚至胜过天安门留给他的印象。

  陈良还有一个妹妹,在光明小学读二年级,和陈良一样,一生下来就被父母留在四川外婆家里,直到去年外公去世,才被接到北京。

  “这里学费太高,我爸供不起我和妹妹读书,我爸说现在农村上初中不用交学费,他就打算把我送回去。”

  在北京,陈良的“家”是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平房,屋里两张床占了一半多空间,用布帘隔开,父母住里面,他和妹妹住外面两层小床。家里有一台电视机,是兄妹俩唯一的“儿童玩具”,兄妹俩最喜欢看动画片。放在墙角的几块木板可以搭建一个桌子,正面用来吃饭,反过来当作书桌写作业。

  “6月1日中午我打算请客,爸妈不在家,我和妹妹自己做菜。”陈良说起“请客”底气十足,“班里有我很多好哥们,从来北京到现在都一起玩,现在要分开了,我‘召集’他们聚一聚。”

  说着陈良从床底下掏出一大瓶可乐,“我和妹妹这两天早饭没吃,省下钱买的。”

  “这次过‘六一’,我最大的愿望是登长城,不到长城非好汉!”离开北京前,陈良最大的遗憾是没怎么出去玩过,“来北京5年了,我还没去过故宫呢,那个什么海公园也没去过,还有很多地方都没去过。”

  “最舍不得的是我妹妹,我俩平时老吵架,可是见不着了就会想。不过我爸说了,等他挣足了钱,我们回老家盖楼房,到那时就团聚了。”陈良挺乐观。

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