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2012年7月2日
新华网北京7月1日电(记者黄海)北京市1日起在友谊医院试点医药分开。北京市医管局副局长毛羽表示,北京将从医药分开、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推行付费制度、加强绩效考核、深化服务创新等五方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据介绍,北京将以医药分开为契机促进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变革。北京市在友谊医院首先试点,取消15%的药品加成政策,取消挂号费和诊疗费,收取医事服务费。普通号、副主任医师号、主任医师号、知名专家号分别收取医事服务费42元/人次、60元/人次、80元/人次、100元/人次,医保均报销40元/人次,个人分别自费2元/人次、20元/人次、40元/人次、60元/人次;急诊号收取医事服务费62元/人次,医保报销60元/人次,个人自费2元/人次;住院收取80元/床日,按患者享受待遇比例报销。
毛羽告诉记者,实行医事服务费制度,有利于彻底破除以药养医,今后医院开药再多也不会产生任何利润,主要靠增加门诊量、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增加收入。此举有利于规范医疗行为,根除乱开大处方、滥用抗生素等问题,使患者的就医安全、质量更有保障;药品平均价格将下降15%,占患者绝大多数的普通号患者个人负担减轻,部分患者个人负担基本持平,只有少量患者个人负担有所增加。
在法人治理结构方面,北京市在友谊医院、朝阳医院、儿童医院首先试点,建立医院理事会、监事会。医院决策层即理事会将承担起市医管局代言人的角色和把握医院发展方向的重任,将聘用外部理事,特别是吸收社区居民参加,使医院在重大决策时不仅要考虑医院自身的发展,还要突出如何更好地服务社会,考虑社区居民的利益;医院院长将变为执行层,突出院长对集体决策的执行力,进一步向职业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逐步实现扁平化管理,友谊医院、朝阳医院都将压缩、合并职能处室,使医院运行更加高效;医院内部用人制度将逐步改变,由按人给薪逐步变为按岗取酬,岗变薪变。
北京市的医院付费制度也将进行改革,北京市在友谊医院、朝阳医院、同仁医院、积水潭医院试点医保费用总额预付,在友谊医院、朝阳医院试点住院总额付费。付费制度改革将促进医院控制费用,改变管理和经营模式,从关注创收转变为关注有效控制成本,从多开药转变为控制不合理用药。
毛羽透露,下一步北京市将重点建立市属医院康复和护理体系,启动以三级医院为龙头的区域医疗服务共同体试点工作。今年重点建立朝阳医院为龙头的朝阳医疗集团,包含朝阳区第二医院等3家医院和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友谊医院共同体,与东城区二级医院和社区建立全方位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