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牛”散伙儿为哪般?
2012-01-18

“黄牛”散伙儿为哪般?


网上看到了不少火车站倒票“黄牛”吃散伙饭的消息和漫画,意思是说实名制以后“黄牛”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被迫改行了。“客流攀升,黄牛锐减”,在今年春运中成为了共性的普遍现象。相比之下,个别“黄牛”作垂死挣扎、困兽犹斗(如伪造假证购票啊、电话抢票啊、网络倒票啊、收费带人进站啊……),但因实名制后非法倒票的过程复杂、难度和成本增加等原因,“黄牛”们的“事业”呈现出日暮西山之态,散伙儿是必然的事。
“黄牛”大都脑子灵光,能够看清形势,见风使舵,趁早改行。但是,总有些多少年吃惯了火车站“窝边草”的大小“黄牛”(也包括“黄牛群”)不肯轻易地退出“历史舞台”,他们“与时俱进”地“研究”起网络、电话抢票倒票,甚至收费带人进站的营生来。表面看,似乎“黄牛”的“事业”可以延续下去,但是,只要,稍加梳理分析,就会看到“黄牛群体”必然不断萎缩的大趋势。事实和时间会给出充分的证明。所以,这篇文章是给公众和“黄牛”一起看的。
黄牛散伙原因之一:推行实名制限制了倒票“自由度”
之所以说实名制售票乘车的推行从根本上限制了倒票“自由度”,主要是因为,原来的车票在发售环节是不对应具体旅客的,“黄牛一族”可以随便买到“本来属于别人”的车票,他们根据掌握的规律提前把紧俏车票抢到手,然后在车站等地随意加价倒卖。而实名制以后,车票在发售时,就明确了对应的旅客,无论是谁,都不能轻易买到“属于别人的车票”了。这样一来,即使借用他人证件和信息暂时购得车票,无论用什么方法再转售时,车票多了一层几乎所有旅客都清楚的虚假属性,无形中降低了人们对此类车票的信任度和期望值。虽然实名制检票验票只是抽验(实名验票力度将不断加大),但拿着“别人”(即与自身身份信息不相符)的车票乘车是有风险的,很多人不愿意承担这种风险。
黄牛散伙原因之二:倒票难度系数和成本增大了
说实话,原来的“黄牛一族”中绝大多数是采用雇人排队买票、就地倒票的简单“作业方式”,过程简单,周转快。现在当“黄牛”需要精通网络操作和电话订票程序这些技术活儿,即使熟悉网络购票和电话订票的少数“黄牛”能够购得和订到车票,但是,此时的车票已经绑定了一名固定旅客,再卖给别人就违反了实名制,在车站和列车上有被查的麻烦,“一仆二主”的车票自然不会像先前那么受人青睐。如前所述,原来是就地抢票倒卖,成本低,周转快,现在需要网络电话订票成功后,先取票再倒卖,程序复杂颇费周折不说,票还有了虚假属性,很少有人愿意买了。也有铤而走险自作聪明者,采用放票先抢票,然后找到对应“客户”后,退票与购票同步操作。“这种也得碰运气。”一名“黄牛”抱怨说,有时退票后就被别人抢去了,有时还遇到抢购的票旅客不要了,他们就得再去退票,“这些损失都很大”。还有,此伎俩只能限定在不被人注意的代售点秘密操作,且容易暴露被抓,亦很少有旅客愿意耗时费此周折,“打不到黄鼠狼惹一身臊”的道理谁都明白。铁路公安对症下药,组织专门力量对售票、取票、退票窗口予以盯控,采取清理排查、视频监控等方法对重点可疑人员进行甄别,票贩子的空间已被强力压缩。
黄牛散伙原因之三:打击力度持续加大
自去年12月7日铁路公安机关组织开展为期70天的“猎鹰战役”以来,到 1月9日,共查破倒票案件3565起,抓获倒卖车票的嫌疑人4408名,打掉倒票窝点、团伙1001个,抓获1755人;端掉制贩假证窝点75个,收缴假证、假章等16.7万余件,有效遏制了倒票活动。针对网上倒票,各级铁路公安机关成立了149支网络小分队,24小时开展网上倒票信息巡查,认真分析研判,发现倒票线索,及时跟进打击,并积极会同地方公安机关、网站管理部门加强对涉票网站的管理,对非法转让实名制火车票的信息及时清理,从中获取涉票线索2256条,查破网络倒票案件246起,及时发现、关停了29家仿冒12306“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进行订购、诈骗的非法网站。的确,进入网络信息时代,借助科技力量打击“黄牛党”更加事半功倍,有点类似公安部门的网络通缉。过去黄牛大都在暗处,行动隐蔽,雇人抢票和倒票都是“人工操作”,不容易留下个人信息。现在不一样了,无论使用电话订票还是网络购票,都必然会留下个人信息和电话号码,“黄牛”已无法完全隐蔽身份。纵然可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和“狡兔三窟”,但久而久之,倒票“黑账户”、“黑电话”仍无法躲藏。截至1月上旬,各级铁路公安机关已累计建立倒票嫌疑人“黑名单”15147人,对其中9315名重点人员进行了回访教育,通过比对“黑名单”,及时清理涉足铁路站区的不法人员7598名;对曾抢订囤积车票的4600余部电话建立“黑号码”,据此抓获利用电话套票高价倒卖的不法人员139人。 这个宏观数量,看着不小,但比先前很难掌控的猖獗“黄牛”的确是小巫见大巫了。
“现在实行实名制,我们越来越不好混了。”由此看,年前很多“黄牛群”吃散伙饭都是真事儿。实名制加严厉打击,真是根治“黄牛病”的两剂猛药。“弄不好就得赔”、“躺在被窝都会被抓”几乎成了所有“黄牛”的心病,不改行真没有别的出路。“黄牛”吃散伙饭“从良”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至于被媒体有意热炒的极个别钻空子往车站带人的车站保安和无业游民的“低智商行为”,其实连“黄牛”都算不上,更不具备代表性和普遍性。杭州站的“玩火者”已经进了局子。“实名制后我们赚钱更方便”谁要再把黄牛自我安慰的气话当真,谁就有点儿弱智了!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