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补品易致儿童性早熟
2010年8月19日 来源:中山商报
中山网讯
今年最小早熟儿仅6岁
“儿童性早熟问题日趋严重。”8月17日下午,记者前往市人民医院采访,该院儿科主任医师李明告诉记者,8月1日至今,她接诊的怀疑性早熟的孩子约30名。“对于这些个案,首先要排除肿瘤疾病的可能。”李明表示,大部分孩子属于部分特性早熟的范畴。“大部分有单纯性乳房发育的现象,观察一段时间后,都可以自然消退。”据悉,30名就诊的儿童中,最终有6人被确诊为性早熟。
今年,市人民医院确诊的最小的性早熟儿童仅6岁。“相比目前较多的单纯性乳房发育现象,这些被确诊的孩子还出现骨骼发育、卵泡增大等症状。”
“通过长达2年的药物治疗,性早熟病症大都可以缓解。”不过,性早熟对孩子的危害显而易见。“太早发育不仅会影像身高,而且对于女孩子来说,月经提前对其心理也会产生影响。”
有提早发育现象应及早就医
随手丢弃的塑料制品、薄膜等,已成为污染全球大气、水体、土壤的“环境荷尔蒙”。“环境雌激素的增多,有可能影响到孩子的性早熟。”医生表示,导致孩子性早熟的诱因较多,环境雌激素只是其中一个诱因,医生无法给这个现象下一个确切的结论。
李明介绍,女孩子一般发育时间约8岁,12-13岁月经初潮;男孩子一般9岁左右开始发育。如果孩子比上述年龄小就开始发育,那就有可能是性早熟。“不过,营养过剩、肥胖的孩子也有可能出现性早熟。”李明表示,出现性早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家长除掌握必要的医学知识外,平时应多留心观察孩子是否有第二性征过早出现、10岁以下的孩子身高增长突然加速等现象,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多种因素导致儿童性早熟
生活中哪些东西可能导致孩子性早熟?如何预防儿童性早熟呢?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主任医师吴婕翎认为,对于“性早熟”,我们首先应该判断其真假。 所谓“假性早熟”,由多种因素综合刺激造成。第一,食物或者药物当中含有的激素会导致孩子性早熟,比如蜂王浆、西洋参、木瓜章鱼汤、木瓜炖雪蛤等,成人吃了没什么问题,但小孩吃了就可能有性早熟等反常症状;第二,环境激素的影响。比如牲畜体内可能被注射雌激素而多长肉多产奶,鱼虾食用的激素饲料等;第三,垃圾食品也会增加性早熟的风险,比如油炸类食品可能带来儿童肥胖,进而出现内分泌紊乱,导致性早熟的出现。第四,色情信息也会造成性早熟,当然这是对部分年龄较大的孩子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