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阵磨枪,不利不光”
2007-02-24

“临阵磨枪,不利不光”
——略谈美术高考必须回归理性

    时下,很多美术考生和家长把参加美术高考当作进入大学的捷径,导致美术高考持续走红。各方面所办的针对美术考生的专业培训班、文化课提高班及器材销售、报考咨询服务等热闹非常,相关市场前景看好。全国九大美院之一湖北美院新增书法、插花艺术、展示设计三个专业;今年河南美术考生新增14400人,增幅达35.4%……然而,笔者作为一线高中美术教师却认为,美术高考“高烧不退”不利于美术教育的发展。美术高考作为美术基础教育的“指挥棒”,应顺应时代发展,作出改革;有关方面和新闻媒体更应引导广大家长、考生理智选择,冷静面对美术高考。一句话:美术高考必须回归理性。

    美院老师普遍抱怨美术考生热情高功底差。不少美术考生仅在高二选科后参加短训,临阵磨枪,缺乏基本的常识和技能,根本不具备进一步深造的素质。高中美术教师面对这种急功近利的情况,只好想尽办法加班加点,为学生开“小灶”。最头疼的莫过于美术考生文化科成绩普遍较低,根本无法达到美院最低的文化分数线。事实上文化科与专业科是相辅相成的,正所谓“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一个文化常识缺乏的人,其美术才能势必大打折扣,甚至无法领会老师平时的指导。

    尤其值得美术考生和家长们关注的是他们的未来前景。现实中,美术专业潜藏就业“黑洞”。教育的发展必须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受当前的大学生就业整体转型等因素的影响,美术院校毕业生就业面显得非常狭窄,目前仅在广告、室内装潢设计等方面稍有前景,整体上明显呈供大于求状况。美术作品最忌雷同,美院毕业生也向来最张扬个性;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非美术相关领域部门长期以来则更喜欢吸纳政法、理工、文秘类毕业生。美院毕业生如专业一般就业前途势必平淡。自由创业要有大笔资金;街头卖艺,又难为面子。众多美院毕业生进退两难,显得很无奈。

    很多美术考生认为美术门槛低易拿文凭,其实不然。美术高考改革力度加大,在省考基础上或又加校考,考题往往出乎意料。今年的色彩考试试题让所有考生有些意外:实物是两个箱子以及一条搭在纸箱上的白布,另外要求自己随意添加两块西瓜在画面中。这样的考题与往年的大红大绿的实物完全不一样,要从色调如此简单的画面中体现出对色彩的理解,难度不小。猜题和押题是不可能的,朴素的颜色更能考察考生对色彩辨别的敏锐度,从而有效拉开考生距离,让基础扎实的考生脱颖而出,使省考真正起到第一道筛子的作用。

    众所周知,现在的美术院校,一年收费超万元,而且有逐年提高的趋势。外出写生、购买器材等支出也数额不菲。四年下来,费用达近十万元,试问有几家可以承受?广大农村山区的家庭根本无法承受如此高昂的费用。

    美术高考还存在着严重的“冷热不均”现象。名牌中学打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旗号,忙着培养几个社会推崇的状元(事实上这些拥有本地区最优质生源的学校出状元是不值得关注的),但对美术教育则采取放弃策略。无视学生的美术天赋,美术高考也就无从谈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普通中学则十分希望通过美术高考增加升学指标,从而很热衷搞美术班等艺术特长班。另外,从地区上看,受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差异等影响,美术高考呈现“城市热,农村冷”、“发达地区热,落后地区冷”的特点。这种“冷热不均”也是非理智的,不利于美术教育的发展。

    总之,笔者认为,美术高考整体过热是不正常的,也不利于美术教育的发展。广大考生和家长应理智对待,在全面权衡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选择。有的教育专家甚至认为:当前教育的很多问题其实都是选择的问题,即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的问题。今年广东美术高考首次降温,参考的有19646人,比去年少了965人。这是教育部门对美术高考不断采取措施进行规范招生的结果,更是美术高考逐渐回归理性的必然结果。

来源:梅州日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