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乙肝病毒常见10个谣言
2009-12-31

关于乙肝病毒常见的10个谣言

2009年12月31日  千龙网

    “世界卫生组织说乙肝只有三个传染途径”

    【事实】原话是说有三个“主要”传染途径,同时WHO也承认有35%的感染病例传染源传染途径未明,即不能用parenteral、***ual和perinatal解释。

    2a,“乙肝不是消化道传染疾病,因此不通过消化道传染”

    2b,“共餐不会传播乙肝”

    2c,“乙肝只通过血液传染”

    【事实】一起吃饭一般情况下不会传染乙肝。这样说主要是要区分乙肝和甲肝的传染途径。甲肝是消化道传染疾病,可以通过食物和水传染,也就是说,被甲肝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进入完好没有破损的消化道仍可引起传染。乙肝就不一样,被乙肝病毒污染的食物,进入完好没有破损的消化道是不会引起传染的,所以乙肝不是消化道传染疾病。

    不过,被乙肝病毒污染的食物,进入有粘膜破损的消化道是会引起传染的。而且要是携带者和易感者都有口腔溃疡的话,被血液污染的唾液进入破损的口腔消化道粘膜更会引起传染,这种可能性不低,因为中国人口腔健康状况普遍不佳,74%的中国人都患有龋齿、牙龈炎、牙周疾病或口腔溃疡(《人民日报》,2008)。

    3a,“唾液不会传染乙肝”

    3b,“要吃一升(或一桶)唾液才然感染乙肝”

    3c,“唾液病毒浓度低因此没有传染性”

    【事实】唾液中HBV DNA水平并不低,荷兰科学家发现(Journal of Clinical Virology,2004)从血清HBV DNA水平中位数和唾液HBV DNA水平中位数看,唾液HBV DNA水平只比血清HBV DNA水平差一个数量级,即血清HBV DNA水平中位数约为唾液HBV DNA水平中位数的10倍。

    关于唾液传染性

    A,唾液hbv dna的水平比血液hbv dna的水平低一个数量级(2004年,荷兰科学家《临床病毒学学报》)

    B,血液传染性:血液中病毒颗粒浓度达到1000---10000个/ml时,即可引起传染【流行病学(第5版 2003年) 卫生部高校教材】;传播乙肝病毒所需血量非常微少,0.0001-0.0000001ml血量即可引起传染【传染病学(第3版)主编 王季午】——计算一下,可知血液传染需要的病毒量非常之低。

    根据血液数据计算出来的唾液数据:

    唾液中病毒颗粒浓度达到1000---10000个/ml时,可引起传染(与血液数据一样);

    传播乙肝病毒所需唾液量为0.001-0.000001ml(是血液数据的十倍);

    结果:唾液传染需要病毒数和血液传染需要病毒数一样。

    4,“唾液要通过破损的口腔,需要很大的创口才行”

    【事实】HBV does not cross the skin or the mucous membrane barrier.Some break in this barrier, which can be minimal and insignificant, isrequired for transmission.(WHO 2002年的manual)

    {HBV不能通过正常的皮肤或粘膜屏障。皮肤或粘膜屏障的破损——可能是极其微小和忽略不计的——是引起传播所需要的}

    ——极其微小的创口也可能引起传播

    5,“只有甲肝才需要分餐,乙肝携带者不需要分餐”

    【事实】这是错的,如果是甲肝的话,就不是分餐不分餐的问题了,而是要吃煮熟的食物不吃生食的问题。

    6,“乙肝携带者肝功能正常就没有传染性”

    【事实】传染性主要要看血清的HBV DNA是否阳性及载毒量,其它体液的传染性也要看每种体液的HBV DNA是否阳性及载毒量。肝功能正常的携带者完全可能血液或体液的HBV DNA载毒量很高从而传染性很高。

    7,“急性乙肝发作前的潜伏期没有传染性”

    【事实】在急性乙肝发作前的数周内和发作期间均有传染性。

    8,“乙肝病毒不能间接传播”

    【事实】乙肝病毒是可以通过间接接触传播的。乙肝病毒传染性是艾滋病的50-100倍。艾滋病毒在体外几乎没有生存的能力因而没有间接接触传播的可能性。但乙肝病毒在体外各种器物表面可以生存7天以上而不失传染性,是可以间接传染的。参看:

    HBV is stable on environmental surfaces for at least 7 days, and indirect inoculation of HBV can occur via inanimate objects like toothbrushes, baby bottles, toys, razors, eating utensils, hospital equipment and other objects, by contact with mucous membranes or open skin breaks.

    {HBV 能稳定的附着于周围物体表面长达7天,(当附着于这些无生命的物体,诸如,牙刷、奶瓶、玩具、剃须刀、餐具、医院设施及其它物品表面的)HBV与(易感者)破损的黏膜或皮肤相接触时,HBV 间接种植(传播)就发生。}

    HBV is able to remain on any surface it comes into contact with for about a week, e.g. table-tops, razor blades, blood stains, without losing infectivity.

    {HBV 能稳定的附着于任何物体表面约7天而不失其传染性,如桌面、剃须刀片、血迹等}

    摘自WHO2002年的Manual

    9,“中国有那么多携带者主要是因为70年代末80年代初共用注射针头”

    【事实】中国有那么多携带者主要是因为母婴垂直传播和对婴幼儿、儿童的水平传播,共用注射针头只是儿童水平传播的一个途径,不能解释中国这么高的携带比例。从其他东亚社会看,许多东亚社会(如台湾、香港、日本、韩国等)或现在有或曾经达到过与中国类似的携带比例,这也足以说明用水平传播的一条途径来说明中国的携带率是不对的。

    10,“如果乙肝传染性那么厉害,全世界都得乙肝了”

    【事实】不知道为什么要全世界得了乙肝才能证明乙肝传染性厉害?在中国这样的高流行国家,超过一半的人一生中曾经感染过乙肝(也有数据说中国超过6成的人一生中曾经感染过乙肝),这就是说,居住在中国这样的高流行国家一生中感染乙肝的总和概率不低于0.5,这是一个奇高无比的感染率。——注:传染性指标

    不过,感染后并不一定成为携带者,感染后是否成为携带者要视不同年龄群体甚至不同个人的免疫力而定。根据美国乙肝基金会,围产期婴幼儿感染后成为携带者的几率是90%;儿童感染后成为携带者的几率是50%;成年人感染后成为携带者的几率是10%。——注:免疫能力指标。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