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人生引发血案心理分析
2009-12-22 来源: 半岛网 文/朱永杰
2009年12月12日,湖南省安化县高明乡阴山排村漆树组发生了特大杀人纵火案。34岁的刘爱兵,一个外出务工青年,从中国贫穷落后的山区,到经济最活跃的沿海城市谋生,命运多舛。当他最后一次回到生他养他的家乡时,以两支枪、一场火结束了13名亲人邻里的生命。(见12月21日《中国青年报》)
家乡贫困,考上了学却上不起学,于是弃学打工。他来到的地方是广东东莞。这个城市和深圳一样是打工者的第二故乡。但是,安化小伙刘爱兵来到这里干过的工作是保安和一家小工厂的工人。这两样工作他都不满意,除了不自由,还有就是不挣钱。后来,他开了摩的,自由,手里还有点闲钱,那是一段快乐的日子。但是,到了结婚的年龄,他又回老家处理结婚的事情,也算顺利,找到了心爱的姑娘。可是贫穷让他再次出来打工。他还想开摩的,这时又遇到禁摩,他失去活路。无奈再度做保安,可是还是没做下去又折返回乡。这一次,又不小心摔伤了腿。妻子的照顾反而加重了他的负疚感。最后干脆协议离婚,决意要混出个样子来……最终,他还是失败了。
当他12月5日回到老家时,他已经处于精神崩溃的边缘。有人追杀他的幻象盘旋在他周围,可是每当他要报警,他却被当做“神经病”被一笑了之。没人在意他的精神状态,他的所思所想、他的梦呓、他的满身泥巴的异常举止,统统都是他自己的事情。其实这样的人、这样的事,每天都有、每天都在发生。大街小巷,无数怪异的眼神、许多破落相十足的身影,都被我们熟视无睹了。似乎是,不能小心,如果连这都小心,那活着还不累得要死?
然而,透过那些与图财害命无关的血案,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凶手无一不是精神有残疾的病人。他们遭受过所谓的挫折、经历过所谓的磨难,最后以失败而告终。但是,他们心头的疙瘩没人来解,越聚越大。似乎有个规律,这些凶手智商颇高,情商也不低,非等闲之辈,常常心比天高,人生的各种碰撞他们都体验过,创业致富,结婚生子,过上好日子,与普通人的向往比起来,他们更强烈。他们也最能吃苦,最能受打击,最能忍受。但是,各种矛盾和不幸压过来,还是达到了一个极限。于是,不期然地,轰的一下,他们垮掉了。
这些血案和悲剧,全世界都有,似乎注定无解。但是透过刘爱兵失败的人生轨迹,还有之前那起破庙里血刃十多条无辜性命的邱兴华、废品站杀死多人的熊振林等,我们还是隐约看到,当他们极度奔波操劳反而血本无归谋不来幸福心生绝望,却又不能得到及时的精神心理层面救济,悲剧就无法避免。而这,又恰恰应该成为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刘爱兵的失败人生,我们是不是似曾相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