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大学生:留校过年,独守对家的思念
2007-02-18

   ■漂泊档案人物:李朝国

    职业:大学生

    家乡:四川省凉山州一山村

    漂泊原因:考上远离家乡的大学

    漂泊心声:父母把我和妹妹培养出来很不容易。我相信自己可以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哪怕自己吃些苦,总希望报答父母、老师。

    各大高校已放假,绝大多数学生早已回家,而河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的学生李朝国仍住在宿舍里,一直到年后开学。这已是李朝国第二次在学校过春节了———自2004年考入大学,期间他只回过一次家。两年来,对父母的思念只能通过偶尔打打电话,听听声音来缓解,回家过年对他而言是一种奢望。

    ■自己养活自己的大学生

    就读于河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的李朝国,家在四川省凉山州山村,全家人靠一亩多地过日子,一个妹妹也在上大学,日子过得很贫困。他的父亲有时帮人翻瓦挣些钱(编者注:当地人家多是瓦房,时间长了瓦坡上有杂物需要清理,他父亲翻一座房子的瓦挣10元)。现在,父亲已59岁,翻瓦时要爬上很陡的房坡,很辛苦,也很危险,这让远在河北的李朝国非常惦念。

    李朝国对贫穷有很深的感受。2004年秋,李朝国拿着录取通知书到河北师大入学报到时,家里根本凑不出学费。学校对他学费的缓交决定让他顺利开始了大学生活。

    刚跨入大学校门,李朝国便想着如何勤工俭学。对于刚步入大学的李朝国来说,生活的压力可想而知。他从家教做起,开始一点一点挣钱养活自己。入学第一年,李朝国靠自己的双手挣来学费和住宿费。

    ■两年半只回过一次家

    2005年春节,是李朝国第一次离开父母在千里外的异乡过年,班里只有他一个人没有回家。听着远处传来的阵阵爆竹声,孤独思念亲人的感觉折磨了他近一个假期。

    “当时学校食堂也放假了,辅导员给我送来了锅,我自己蒸些米饭,煮些菜。除夕那天,老师和学校领导还来看我,送来热腾腾的饺子,直到除夕夜,我一直没有特别想家。”

    “(大年初一)零时过后,外面响起此起彼伏的爆竹声,空气里弥漫着浓浓的年味,这时候,就我一个人在楼道里,那种感觉我一辈子都忘不掉,那时我特别想家。”回忆起那时的感觉,李朝国依旧难以自持。

    李朝国说,他不回家就是为了省钱。“回家先要坐42个小时的火车,到攀枝花还要住一晚,第二天再坐5个小时的汽车才能到家。坐汽车就得花60元,来回车费、住宿费、路上饭费加起来,开支挺大的。”而在学校过春节,他能趁着寒假做些家教工作,不但能省下路费,还能挣出下学期的生活费用。

    2006年春节,李朝国回老家过年,那是他自2004年秋天入学后第一次回家。守在父母身边,吃着家里的饭菜,以老家传统的方式过年,“那时感觉太幸福了。”然而,回家路上的费用让他和家人心疼。高中同学聚会邀请他,他为了省去并不太多的路费,谎称有事谢绝了。

    ■希望报答父母、老师

    学习之余,李朝国投入很大的精力勤工俭学。但他并未因此荒废学业。而是更加投入到本专业的学习中。

    到现在,李朝国大学三年仅从家里拿过1000元钱。在两年半的大学生活里,他靠自己的双手挣来学费、生活费。

    这个寒假开始后,李朝国打算在石家庄过春节,当他打电话把这个想法告诉父亲时,一年没见他的父亲说:“你别回来了,别怪我们。”李朝国听得出,父亲的心里有一丝内疚,其实父亲也非常想念他。2006年,他的妹妹也考入大学,妹妹已经放寒假回家过年,李朝国能感受到父亲心里的负担。

    懂事的李朝国告诉记者,“像我这样的家庭,父母把我和妹妹培养出来已经很不容易了,我非常感激我的父母,不能再给他们添麻烦。”

    现在,李朝国同时做着3份家教。许多时候,他骑着自行车穿行在石家庄的夜色中,赶着去做家教。在学校里,李朝国还有一份看库房的工作,他也非常认真。

    面对未来,李朝国充满了自信,他相信自己可以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同时,他对家人、老师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哪怕自己吃些苦,总希望报答父母、老师。(记者 栗占勇)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