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脸遇冷屁股:校园绿网为何不招学生喜欢?
2007-02-16

为了让哈尔滨市中小学生有一个安全、健康的上网环境,使学生远离不良网吧,几年来,哈市教育局已在120所中小学建立了校园绿网。今年寒假只有60余所中小学的校园绿网向中小学生开放,而开放的绿网教室也鲜有学生问津。让绿网将中小学生“抢出”不良网吧的初衷落了空。

绿网教室学生寥寥,商业网吧孩子扎堆,拿出巨额资金建设的校园绿网叫好不叫座,这也许是很多人没有预料到的一个结果。学生不买帐,笑脸遇着冷屁股,绿网最终出现这样一个局面,也着实令人尴尬。

校园绿网为何不招学生喜欢?首先,校园绿网被赋予了目的明确的教育功能。寒假学生面临作业、补课等重压,闲暇之时,学生上网更重在娱乐自己,放松身心,玩去疲惫,所以,学生玩玩游戏,看看电影,听听歌,漫无目的的上上网,图的就是一个上网的随意性,而这种随意性恰恰是校园绿网欠缺的,甚至是做不到的。在绿网教室里,旁边坐着的是老师,自己永远是毕恭毕敬地学生,而在网吧,旁边是年龄相仿的网管,自己花钱上网,可以是抬头挺胸的“上帝”。这就是差距!也就是说,从心理上,网吧更让学生放松,也就更吸引他们。

其次,校园绿网教室内的电脑都安装有防护软件,对访问的站点有着严格的限制,各种网络游戏也都被排除在外。这样做,好处不言而喻,但也把所有上绿网的学生视为了将要有可能接收不良信息,大玩网络游戏的对象,这让大多学生心里不舒服,对绿网有一种排斥感:为何要给我一个打了折的网络世界?

此外,绿网人气不足也有一些客观原因。如学生在家上网,寒假学生补课让没时间上网等等。另外学校开放绿网,必然增加财力、人力的支出,既然学生不爱来,学校也就懒得开。

也许当初建设校园绿网之时,组织者就不该将它刻意定位于与商业网吧在争取学生方面的一搏上。以为学生上绿网就远离网吧了也实在是一厢情愿的想法。事实上,一些孩子沉溺网吧板子不能仅打在黑心网吧的身上,背后往往显示的是家庭教育乃至学校教育的失误与不足,也就是说,学生沉溺网络,关键不是在哪上网的问题。

总之,用校园绿网止住学生进网吧的步伐,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但这不是说,绿网教室就是一个摆设,更不是有人认为的绿网教室变成了嚼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笔者以为,绿网的价值更应体现在平时辅助教学中。如果我们重新定位校园绿网,不再把它看成是同网吧争取学生的工具,而应把它看成是适应课堂信息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的辅助性工具,建设好,利用好,走这条路,也许会迎来一种新的局面!

 

来源:红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