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丝带染得夕阳红
发布时间: 2009年10月09日01时10分 稿源: 中安在线-新安晚报
临近中午,家住包河区南园新村的78岁老人邓宏运正和老伴在厨房里忙着午饭,一条鲜艳的黄丝带放在靠近窗边的桌子上。 “紧急时刻,这就是‘救命带’。 ”邓老向记者讲起了“黄丝带”的故事来。
黄丝带飘进居民楼
被邓宏运老人称为“救命带”的黄丝带,是指南园社区针对辖区空巢老人开展的“黄丝带”敬老工程。
“2005年,我们在开展空巢老人调查摸底工作中,发现社区里有40户左右的空巢老人家庭。当年10月,社居委就推出了‘黄丝带’敬老工程。 ”一直在南园社区从事空巢老人服务工作的杨国富说。
杨国富告诉记者,黄丝带上面都印有“SOS”国际通用求助信号及社区的两路热线电话,其中社居委主任的电话24小时开通。当空巢老人急需帮助时,可将黄丝带悬挂于屋外显眼处,社区的保安、物业管理员或邻居看到黄丝带都会及时联系社区工作人员前往救助。
“在南园社区,人人都知道‘黄丝带’。”杨国富说,“部分空巢老人的家里还装有小红灯,作为黄丝带的补充,夜晚有紧急情况时,老人打开小红灯就行了”。
目前,南园社区39户空巢老人家庭拥有黄丝带,16户空巢老人家庭安装了小红灯。
不仅是一条黄丝带
中秋国庆“两节”期间,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一批批地来到南园新村百岁孤寡老人吴慧珍的家里,帮她打扫卫生,陪她拉家常过中秋。
吴慧珍老人无儿无女,一个人居住。 “黄丝带”活动开展后,她被作为重点关注对象。社区党员志愿者会定期上门帮她打扫卫生,经常会有人过去陪她聊天。如果有什么困难,老人只需按黄丝带上的联系方式拨一个电话,问题就能解决。
“这项以黄丝带形象命名的为老服务工程,逐渐发展为囊括生活保障和精神慰藉在内的一系列服务。 ”南园社居委主任刘辉说。目前,“黄丝带”敬老工程的服务项目已经扩大到包括联系社区餐饮店送餐上门、为老年人提供免费理疗、志愿者定期探视空巢老人以及无偿代购物品等7项服务内容。
黄丝带染得夕阳红
“让‘孤寡’不孤,让‘空巢’变暖,是我们开展‘黄丝带’敬老工程的基本宗旨。”南园社居委主任刘辉这样告诉记者。“黄丝带”敬老工程,也给社区的空巢老人带来了希望和活力。
南园新村的陆再德老人,今年80多岁,有一次家中电路坏了,他想起黄丝带上的电话号码就试着打过去,很快便有人帮他把电路修好了;胡奇、张显慧均为八旬老人,退休后加入了社区老年歌咏队,丰富的文化生活让老人仿佛又回到了青春时光……
“新安义工团中有餐饮特长的志愿者还经常过来,帮我做饭烧菜。虽然儿女不在身边,但这晚年生活啊,不孤独。”说起自己的晚年生活,邓宏运老人开怀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