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09 07:18 东北新闻网
躺在床上的尤俊超。
出铁岭一路向东,千变万化的山路越来越难走、车辆也越来越少,大客车行驶了两个小时后柏油路走到了尽头,这时离目的地铁岭县鸡冠山乡康庄村还有2公里。顺着沙石路走进这个只有五六十户人家的小村庄,没有人不知道多年卧病在床的尤俊超,在村民的指引下记者很快就走到了山脚下。
站在他家的大门外,屋子里却迟迟没有回应,记者不得不再次拨通他家的电话,微弱的声音指引记者进院、进屋。躺在床上的尤俊超十分艰难地抬了一下头,枕头边上是一部电话,妻子和儿子都下地收玉米了,这部电话成了他与外界联系的唯一工具。
尤俊超说,1996年在铁岭打工时他就有过一次腰疼入院的经历,但是农村人不在意,吃了点药就好了。1999年,他还在父母、姐姐的帮助下翻盖了新房,儿子的学习也好,两口子耕种9亩地,农闲就出去打工,虽然穷点也算有个盼头。2000年,尤俊超第二次病发,这次生病一下子就让当时只有32岁的他倒在床上,后来站起来就变成了一种奢望。病倒之后尤俊超遇到的第一个恩人是铁岭市中心医院的李峰医生,经他诊断尤俊超患上了强直性脊柱炎。说到李峰医生,41岁的尤俊超在记者面前落下眼泪,“人家跟咱非亲非故,知道我这条件不行,医院只是象征性地收了一点费用。”9年前的这次治疗虽然没有让尤俊超痊愈,但病情得到了缓解,病情轻时还偶尔能到院子里走一圈,尤俊超已经知足了。
尤俊超的病情是在2008年加重的。那年,儿子考上了县高中。全乡一年只能考上三四个,自己的儿子榜上有名原本是一件幸福的事,但是对于尤俊超来说,学费、生活费都足以成为他躺在炕上着急上火的理由。就在尤俊超的病情加重后,《铁岭晚报》的连续报道给他送来了第二个恩人,年过八旬的老干部任大爷主动提出对他进行资助。任大爷每个月1000元的资助不仅让孩子圆了求学梦,也让尤俊超的家庭重燃希望。但是今年6月份,任大爷的一个电话再次让尤俊超陷入困境,因为自己要做白内障手术,任大爷也无力继续资助他。
“当爹的告诉儿子别念了,这滋味不好受啊!可是我没办法啊!”尤俊超躺在床上,双手掩面。8月17日,儿子提着行李从学校回来,进屋之后掏出了1300多元钱,“他的同学知道他要退学,捐了这些钱,一定要他拿回来。 ”看着这些钱,一家三口抱头大哭。听说孙子要退学,74岁的奶奶从铁岭赶了回来,可是在家呆了几天老太太就不顾儿子的阻拦重返铁岭。“她当保姆一个月是能挣几百块钱,可是老太太都74了!”作为爹尤俊超内疚、作为儿子尤俊超更内疚,他再也忍不住了,一个41岁的汉子在记者面前放声大哭。
稍微平静一点,尤俊超说,“现在城里有很多人都要帮我,有大夫要帮我看病,有人要资助孩子上学,我也一直寻思着做点什么。 ”这一次尤俊超没有眼泪,也不再激动,声音甚至有些微弱,“我已经是个废人,对这个社会已经做不了什么贡献了。我已经说服了我媳妇,等我死了,我要把能用的器官都捐献给社会,这样做起码能让其他人从病痛中解脱出来。 ”
离开这个小山村时已是傍晚,宁静的山路上没有行人,也没有车辆。回望这个小山村,耳边回响的总是尤俊超在临别前的那几句话,“等我死了,我要把能用的器官都捐献给社会!”声音很微弱,但是很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