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28 07:46:00 来源: 京郊日报(北京)
1988年,年仅20岁的李银环从通州师范学校毕业,来到通州培智学校。与其他学校的老师不同,20年里,她只教了70个残障孩子,可她所付出的心血,却不比那些带毕业班的老师少。
在李银环教的班中,学生参差不齐,孩子小的只有三四岁,大的已经十六七岁。不仅教学内容难以统一,上课要教授三四个内容,就是日常生活教育也很难达到同步。对小的孩子,李银环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把他们搂在怀里,和他们一起游戏,给他们剪指甲、理头发,为他们清洗尿湿的衣裤。对大一些的孩子,她耐心地告诉他们什么是青春期,教他们如何自理。
一个患有多重残疾的孩子,经常乱吃异物,不会控制大小便,满身怪味。李银环不嫌脏,不怕累,用亲情向他传递爱意,使一个几乎被所有人认为是“没有学习能力”的孩子学会了自理、学到了知识。
虽然面对的是残障儿
童,可李银环依然努力教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各种知识。她利用休息时间,带学生们看通州,游通州,让他们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她在主题班会上,用张海迪身残志坚的事迹,鼓励孩子们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学会面对挫折。她自修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排解学生的心理问题。班里的学生,甚至已经毕业的学生都会把她当作贴心人,经常来找她谈心,李银环无论多忙,都会真诚地聆听、开导……
为了让聋儿走进有声世界,李银环从语言、语音、治疗学等多种角度去研究每一
个拼音。为了掌握发音时的口型、舌位、气流、颤动以及身体各部位的变化反应规律,她每天都在兜儿里放一面小镜子,不管是在学校、路上、家中,只要一有空闲就拿出来练习发音,琢磨口型变化。就这样,她总结出了口型学习法、活动舌位图教学法、无意识发音法、身体辅助法、器具辅助法等多种拼音教学方法,逐渐找到了帮助聋儿倾听世界,描绘世界的钥匙。
李银环说,教育的真谛就是爱心的无私奉献,教育残障儿童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他们。正是这份爱,让李银环有了更多的宽容心,更大的耐心,使一个个残障儿童站立起来。孩子们的家长对李老师也是感激不尽。如今,她的学生中有多人获得了区红领巾奖章,有的毕业后走上了工作岗位,成为自食其力的人,有的顺利进入了普通学校读书。李银环用青春和心血铸造的爱心,最终结出了果实。
来源:网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