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9月24日06:02 南方都市报
医护人员正在采集血样。 本报记者 高贵彬 摄
来源:新浪网
本报讯 (记者 王道斌 通讯员 崔艳玲 邝莹)作为地贫、再生障碍性贫血高发地区,每年广州都将新增千名以上的血液病患者,需通过干细胞移植治疗,但配型几率只有40万-100万分之一。昨日,广州首家市级造血干细胞捐献(又称骨髓捐献)者血样采集点落户广州市红会医院,将与广州3个省级采集点形成一个受捐网络,为患者带来生的机会。
尽管我国骨髓库已是世界第三,截至9月15日,志愿捐献入库人数也已突破百万,但相对于我国血液疾病的高发、完全匹配配型之艰难,这一库存量依然不够。以广东地区为例,目前已有35928人报名义务捐献干细胞,其中实现拯救他人愿望的仅113位。为挽救生命,广东今年就前往拥有32万人份样本的台湾慈济骨髓库成功寻找到了47份配型。
“接下来我们计划在义务献血的固定人群中大力宣传。希望扩充捐献者队伍。”据中华骨髓库广东省管理中心业务科科长汤寿春表示:“50-20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就能挽回一名患者的生命。”
■链接
捐髓不会影响健康
捐献骨髓是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一种通俗说法,整个过程形同献血,对于捐献者来说几乎没有痛苦,也不会贫血,对健康没有影响。
凡18-45周岁、身体健康的市民都可以在征得亲人同意后,可携带个人身份证报名,抽取8毫升血液用作血样检测分型。分型数据将最终汇总到资料库(骨髓库)中。
捐髓报名点
◎广州军区总医院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广东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广州市红会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