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品牌定位的社会心理学
2009-09-24

浅谈品牌定位的社会心理学

2009年09月24日 慧聪网  谭小芳

  社会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试验:在召集会议时先让人们自由选择位子,之后到室外休息片刻再进入室内入座,如此五至六次,发现大多数人都选择他们第一次坐过的位子。我们每个人自从一来到这世界上,就都有了自己的位置,开始扮演社会赋予我们的一个角色。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父母的孩子,出生在一个固定的地点,从属于某种性别,成长于某些环境,学习用某些语言。稍大一些,我们开始与某些人交往,开始完成自己的学业,并追求自己的事业。我们会恋爱,会成立自己的家庭,也会有自己的孩子……

  所有这些,都是社会先天赋予我们或我们自主选择的位置。社会是一个由无数位置组成的大系统,系统对每个位置都有着某种规范。而正是这些规范,保证着整个社会大系统的良性运转。在社会生活的几乎所有的情况下,我们都需要对自己的位置进行判断,即所谓“定位”。

  在广告界享有崇高声誉的“广告疯子”乔治·路易斯对定位理论就不屑一顾,认为定位是自然而然的事,他讥讽说:“定位是个屁”。就像“上厕所前先要把拉链拉开一样”自然。实话实说,这是我们能听到的对定位理论的最崇高的褒扬。一般来说,一种理论越是伟大,就越是显得自然。

  当然,如果全面认同定位理论,也会出问题,因为有些极端。笔者认为,定位只是一种策略,是我们进行营销活动时必须要考虑的一环。定位就是寻求一个策略支点,而非全部。如果在这一点上看不清楚,那就别先忙着定位了——离“让位”就不远了。

  产品不重要吗?我说很重要。今天去超市买点东西,觉得口渴,就想买一瓶农夫山泉的水溶C100,没有买到,家乐福断货了。这是一个“产品”的胜利,至少不仅仅是“定位”。娃哈哈也跟进了该产品,销售也不错。如果“定位”决定一切的话,农夫山泉已经是中国无敌的企业了。从创意到定位,农夫山泉每年都很出彩,是“定了位”,还最终还是“让了位”,混合果汁也是一样。

  手机也是一样的。诺基亚之所以超越其他重量级的对手,是因为诺基亚永远将“人性化”需求摆在了第一位,就算MOTO定位在商务机,那又怎么样?不知道你的感觉怎样?多年前,拿到诺基亚不用看说明书就可以使用,而其他手机看一半天很多功能还不知道如何使用。从这一点上说,诺基亚真正做到了“科技以人为本”。不是跟风、潮流,而是一如既往的满足“需求”。

  所以,笔者认为,企业或者品牌只要做正确了方向性的决策,形成方向性差异化,就可以赢面大增。但要清晰地记得——产品本身,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基础,也是所有营销工作的基础,没有好的产品一切都是空谈。我们也不能忽略它的缺陷,当企业或者品牌过分去追求差异化,忽略消费环境,忽视外力作用,很可能就会陷入死胡同。

  在社会的定位中——有的人从一名员工变成了经理甚至老板;而有的人由巨富沦为了贫民。在这位置的起伏升迁中,我们每个人也都需要对自己进行定位,品牌何尝不是如此呢?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