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课纳入厦门中小学课程
2009-09-17

心理课纳入厦门中小学课程

发布时间:2009-9-17   来源:厦门网

     从这学期起,我市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正式列入中小学(中职)各年级课程表中。每两周安排一课时的心理课。心理健康教育正式从边缘走向了中心。不过,这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尽管有了课时的保障,心理专职教师不够以及没有统一教材问题却成了不少学校和心理老师最头疼的事。
   
    在昨天的市心理健康教育进课堂专题工作会上,我市金尚中学和同安新民中心小学的做法为各校提供了一些思路作为参考。
   
    现状 专职心理教师不足
   
    据了解,算上今年招聘的新老师,目前我市中职中小学共有专职心理教师120余名,但还有很多学校没配备专职心理教师。
   
    目前,我市的直属中职中小学、思明和湖里区属中学基本按编制配齐专职心理教师,同安、翔安只有一所中学配齐心理教师;湖里和思明有40%-50%的小学配备了专职心理老师,其他各区几乎为零。
   
    即使配备了心理老师,也有部分学校将专职心理教师挪作他用,甚至完全改行。多数学校虽然配备了兼职教师,但却不够稳定。
   
    “要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进课堂,配齐专兼职心理教师是关键。”据市教科院心理教研室主任胡胜利介绍,我市也将定期对兼职心理教师进行培训,或通过常规教研、专题研讨、送教下乡等形式来提高兼职教师的业务水平。
   
    课堂教法值得探讨
   
    除了师资,让学校头疼的还有教材问题。没有国家统一教材也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大缺憾。
   
    记者了解到,目前大多数开设心理课的学校,往往选择直接采用现成的某类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其中,中职学校使用较多的为高教社和人教社的教材,中小学使用的是福建教育出版社的教材。
   
    不过,在许多心理老师看来,这些教材尽管有一定的参考性,但都自成体系、各有特点,而由于各学校的课时、地区特点、环境、学生需求等不同,也造成了没有哪种教材完全和各校的实际需求相吻合。
   
    据透露,市教科院心理教研室目前已着手组建地方教材编写组,准备用3-5年的时间组织编写一套厦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地方教材。该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将教材普遍性与地方特色结合起来;把学生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今后可能遇到的问题结合起来。
   
    此外,不少心理老师由于是新教师,缺乏教学经验且多为单兵作战,对心理课的教法也值得探讨。胡胜利说,心理课的最大特点是活动与体验,活动是为了体验,体验是为了在分享的过程中达成共识,最后通过课后延伸性的心理和行为作业,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与模式。
   
    借鉴 所有教师都来参与
   
    昨天的会上,同安新民中心小学的做法也给“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课堂”提供了一些思路。
   
    新民中心小学在每节课前都会有个让学生喜欢而期待的有趣环节。校长邵永红介绍说,全校坚持每节课的课前1分钟进行心理训练,看似训练却不枯燥。“比如,学生刚上完体育课满身大汗,一分钟的训练就是暖身操,老师让学生闭目放松,将情绪平静下来;又如,发现学生上课精神面貌不佳,师生就来做手指操,既活跃气氛,同时也让学生提高了注意力。”
   
    学校也常有些特别的做法。如心育和学科教学的整合,将全脑超级记忆、速算等全脑学习方法运用于语数英等学科;他透露说,目前学校还正在开发一套健脑操。
 
    新民中心小学早在10年前就开设乐心理健康活动课,三年前学校就将心理健康活动课正式列入了课表,成为学校校本课程。邵永红说,课时保障解决了时间问题,此外,教材保障也是“有米可炊”的关键。据其介绍,该校校本课程《心舟》经三年试用,还于上个月正式出版。不仅在厦门,目前省内的十几所学校都在推广使用。
   
    “以厦门目前现有的师资条件,仅靠专职教师完成心理课教学任务是不现实的,兼职心理老师的培养是当务之急。”邵永红觉得,专兼职并行的方式,至少在他们学校解决了谁来上心理课的问题。记者也了解到,这所连同幼儿园学生在内共有4000余人的大学校,也仅有1名专职心理教师,其余均为兼职教师。不过,学校每年都会至少派10名老师外出学习培训,还常邀请名师来给老师进行专题培训。
   
    邵永红还认为,除了2周一次心理课堂,团体心理训练、个案辅导、课题研究、学科整合等多渠道和方式也要与之配套,这样,心理健康教育方能见效。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