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紧张也能导致“发烧”
2009-09-16 来源: 辽沈晚报
沈阳市的贾先生近日遇到了这样的一个情况:孩子所在的学校出现了“甲流”病例,贾先生恰好几天前去过,这让他感觉很害怕和紧张。而得知此消息的第三天,贾先生突然出现了发热的情况,好在经过一晚上的休养,第四天贾先生发热的情况就消失了,也没有出现其他症状。贾先生不禁心生疑问:莫非是心理作用让我发热的?
那么,心理作用真的能让人发热吗?
人在紧张时也可能发热、咳嗽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心理精神科的金秋医生的解答是:“心理作用,确实可以使人发热。 ”
金秋介绍说:“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如果是心理作用导致的发热,温度通常不会超过37.4摄氏度,而且可能还伴有心跳加速、出汗、脸红等现象。如果超过了这个温度的话,就可能是其他的疾病所致了。 ”
那么为什么心理作用也会使人发热呢?这是由于,人在过度紧张的情况下会导致体温中枢调节功能失调。除了发热,心理作用还可能引起其他的一些现象。例如,压力大时人会感到胸闷,往往同时存在心跳加快,头发胀,呼吸也加快的情况,这些都是紧张焦虑常见的表现。只要把紧张、焦虑解除了,这些反应会自然消除。
心理因素也能引起咳嗽,越紧张咳嗽越加重。出现这种情况时,规范的深呼吸对消除咳嗽症状很有帮助。它包括三个步骤:用鼻吸气,然后长时间屏住呼吸,再缓缓吐气。做10次,一次坚持5分钟。
负面情绪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
金秋介绍,SARS期间,就曾出现许多“非典恐惧症”、疑病症患者。医院有人得肺炎康复后,仍怀疑自己未好,不敢出院,失眠烦躁;有人到过疫区,回家后老是感到身体不适,医院检查体温、胸片和血常规结果均正常,但仍然忧心忡忡,一天之内到医院检查好几次;还有的人因过度恐惧,整天坐卧不安,到处寻医问药,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种恐慌是缺乏安全感所致。通常,人们总是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来缓解心中的不安全感。面对危险时出现一定程度的担心是正常的心理反应。但是如果过度恐慌,过度夸大流感的实际危险性,整日惶恐不安,忙于用各种手段预防流感,影响社会生活,加重心理负担,精神焦躁不安,这样反而会降低身体的抵抗力,不利于预防流感,甚至于出现一些“心理流感”类症状。
科学证明,负面情绪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负面情绪包括:焦虑、抑郁、无助、恐惧、怨恨。所以对抗流感,我们要尽量保持乐观情绪和良好的心态。
抵抗甲流先放松心情
那么面对甲型H1N1流感,我们该怎样保持良好的心态呢?
第一,要从正规渠道获取信息,不轻信传言,无端增加恐惧。
第二,科学认识,对疾病越无知,就会越恐慌。应该阅读一些有关甲型H1N1流感的常识,例如它的传染途径、正确的预防方法等。
第三,接纳我们可能出现的恐惧感和紧张情绪,放松心情,当我们不去排斥的时候,这些情绪也就会减轻。
第四,转移注意力。做一些我们以往喜欢做的事情,如去唱唱歌,郊游,野餐,使注意力从流感转移到其它事情上。
总之,适度的紧张对健康有利,但心理负担过重,反而会使自己抵御侵害能力下降。要消除恐惧感,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全社会营造一个健康的心理卫生环境,莫让甲型H1N1流感成为心理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