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建议公示广州择校费
2007-02-11
点击查看原图


  保守估计,三年来广州收到的高中择校费应该超过1亿元。
  
  昨日的省政协九届五次会议分组讨论会场内,“择校费”成了最大的热点话题。来自不同行业的委员们就此展开热烈讨论,一些观点甚至针锋相对。省政协常委王则楚对广州近三年择校费进行了初步估算,称过去三年广州高中择校费至少超过1个亿。政协委员提出,不管择校费取不取消,都应该对社会公示,并且加强审计,要公开透明,不要让老百姓猜来猜去,政府、学校、家庭应心平气和地商量,如何解决教育成本和分担机制问题。
  
  择校费估算
  
  3年来广州至少收了1个亿

  
  昨日,省政协常委王则楚介绍,根据粗略计算,过去三年广州高中择校费至少超过1个亿。
  
  据介绍,一种较为保守的算法是,广州现有24所示范性高中,这些高中都算得上是优质学位,也更容易成为“择校”的目标。根据2006年广州市各示范性高中招生计划,仅其中14所已经明确公布择校生人数的示范性高中,招收的择校生人数共达1000多人,而这些示范性高中大多都是省一级中学,收费标准为每生4万元。初步估算,2006年仅这14所示范性高中的择校费就收了4000多万元。而这个数字还没有包括其他的示范性高中所收取的择校生,以及一些非示范性高中也可能招收的择校生。考虑到2004年、2005年广州示范性高中招生人数比2006年稍微少点,据此估算三年来广州收到的高中择校费应该超过1亿元。
  
  而按照另一种最大化的粗略计算,广州从2004年起至2006年,每年普通高中招生人数都是6万多人,而根据省教育厅、物价局、财政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有关问题的通知》,省一级学校招收的择校生不能超过本校招生计划的25%,市一级学校招收的择校生不能超过本校计划的20%,其他学校招收的择校生不能超过本校招生计划的15%。
  
  把所有高中学校都按照最低的择校生比例15%来算,那么广州近三年每年招收9000名择校生,2004年至2006年一共招收2万7千名,按照每个学生2万元择校费来计算,一共是5.4亿元人民币。
  
  择校费让高中变“公办民助”
  
  王则楚表示,这是相当于5次教育百万行的收入。这些非捐资助学的择校费,在教育支出中所占比例并不大。据统计,在“九五”期间,广东省“教育支出”(预算科目数,下同)占全省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3.42%,省本级“教育支出”占本级财政支出的比重为9.2%;“十五”期间, 全省“教育支出”占全省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4.93%,省本级“教育支出”占本级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3.04%。按国务院的规定,在“八五”期间,各级政府教育支出应占本级财政支出的15%。十年来我们财政在教育上的欠账远比从民间用择校费名义筹集的资金要高得多。
  
  择校费已经成为公办高中补充财政拨款不足部分的一项重要的学校运行经费,而这些来自民间的资金被用于公办学位了,也就是说,择校费使公办高中的一部分学位成了“公办民助”了。如果承认公办高中学位的这种混合所有制,按照国家对教育收费的规范中明确指出省及省以下政府均无权出台教育收费项目的规定,那么省教育厅、物价局、财政厅发出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有关问题的通知》可以肯定要被撤销。所以,收了择校费的公办高中,实质上已经不是完全的公办高中了,也就不存在“公办择校”之说。
  
  名校校长现身说法
  
  茂名市某重点中学校长黄家祥:择校费贡献财政比一些企业还多

  
  昨日,省政协九届五次会议分组讨论会场内,省政协委员、茂名市某重点中学校长黄家祥表示,按照省里规定,择校费50%返还学校,50%上缴财政,就茂名某重点中学来说,这几年大概每年收250个择校生,按照生均2.2万元的择校费,每年大概收到600多万元择校费,返还政府财政50%,也就是300多万上缴财政,另外300多万元用于发展学校,按照规定,只能用于教学设备、办学条件等完善,决不能用来给教师发福利。
  
  “这几年我们学校至少给茂名地方财政贡献了上千万元,很多企业都难做到!”黄家祥表示。如今择校费的责任在哪里?关键在政府,政府教育投入足了,还用得着学校来收择校费么?希望大家平心静气好好想想。

来源:大洋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