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心理需要社会调控相助
2009-09-10

董刚    光明网-光明观察     2009-9-10

         因为工作以及其他方面的压力原因,成都市公安局科级公安干部因压力大而辞职的每年有20人左右,民警主动辞职的也占了一定比例。2日,成都市公安局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签订协议,正式建立民警心理健康服务绿色通道,确保产生心理问题的民警尽快恢复常态,保持心理健康,以积极向上的快乐心态投入到紧张的警务工作中。(9月3日《天府早报》)

        我们都知道,警察所从事的是属于高风险、高负荷、高强度的职业,大多数民警,特别在一线工作的民警普遍有程度不同的心理负担,由此会产生生理及心理方面的疾病,危害民警的身体健康,因此,工作固然重要,但是警察的心理、生理健康一样很重要,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警察的压力来自社会各面,更需要社会调控来相助。

        曾记否,一名南昌交警在5分钟内开出2550元罚款,如果这是在正常的执法,这也算是一个执法上的纪录了,可惜,这是因为这个警察执行的时候心情不好而“迁怒”于车辆的举动,造成这个警察执法偏差不是因为他不懂法,而是心情,虽然警察执法不能带有自身的感情因素,但是警察也是普通人,心里也有想不开的时候,别人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发泄,不是所有警察都可以单独坚强地面对的。当然,各行各业都有职业压力,每个人对待压力的解决方式也不同,警察的心理往大处说已经不属于个人,而是社会问题,毕竟我们不希望看到警察因为心情不好而滥用执法权的现象,不仅无助于警察形象的维护,同时也侵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心病还需心药医,对很多警察来说,上班不规律,加班加点的时候很多,家里可以说只是一个睡觉的地方,根本谈不上照顾家庭,对此,上级部门应该有所了解,不说立刻解决,至少也应该多做一些工作,帮助基层警察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一来也就不会因此而和家人发生摩擦了,同时社会也要营造良好的执法氛围,让警察减少执法压力,良好的心理是警察公正执法的保证之一,不要等到事情出了之后再来后悔。

        警察这个职业的压力很重,这是不争的事实,再加上家庭的负担,很多警察的心理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帮助解决警察的实际问题,及时发现警察心理上的问题,做到及时化解,这对警察本人以及社会是很有必要的。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