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羡慕农民:矫情背后的真实
2009-09-07

2009/09/07 01:44    来源: 北青网  北京青年报

  人文絮语

  最近,有份《华东区白领生活形态调查研究报告》调研显示,上海八成白领自认活得不如农民,58%的白领羡慕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53%的白领认为比不上农民的理由是“他们没有辐射和交通污染”,43%的白领希望能和农民一样一日三餐都正常。(9月4日《东方早报》)

  八成白领自觉活得不如农民?这样的调查结果,把一项本来很严肃的研究弄得跟恶搞似的,也注定了它被公众揶揄和排斥的命运。这些白领们似乎只看到农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诗意生活,却全然无视其“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写实一面,似乎只知道农民“没有辐射和交通污染”,却没想到那些在白领们看来稀松平常的事——稳定的收入、舒适的工作环境、良好的生活质量,是绝大多数普通农民所无福消受的。

  这种选择性的比较,与其说是抱怨,更像是在炫耀一种“幸福的烦恼”。最有力最直接的证据是,没听说有哪个白领哭着喊着真要去当农民(节假日到乡下种种地、吃吃农家菜的伪农民不算),倒是浩浩荡荡的农民队伍进城打工,渴望做一个最底层的“城里人”,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为抢眼的符号。

  不过,宽容地看,八成白领自觉活得不如农民,并非全是矫情。他们所抱怨的现实生活际遇,也并不都是无病呻吟的小资情结在作怪。譬如,一日三餐是最基本的生活要求,但“半数白领没有早餐概念,56%的白领无法保障午餐正常”的调查结果,显然能得到公众认同;再譬如15%的白领有病不求医,放在医药高企的现实下,这个数据也让人感同身受。这些都表明,白领们光鲜的外表背后,也有着不为外人知的艰难。不管怎么说,白领们也有抱怨的权利。换个角度来理解,不妨说白领们其实是借与农民“攀比”浇心中块垒,尽管有些不厚道,但传递出的却是某种真实的社会感受。一日三餐不能保证的背后,是劳资博弈的不平等以及劳动者权益保护的不足;有病不求医的背后,则是社会公共品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和畸形;羡慕农民“没有辐射和交通污染”,则发自一种切肤之痛的生存危机……不难看出,白领们所表达的并非只是一种身份抱怨,而是一种带有共性的社会焦虑。

  相比白领,公务员算是更优越的群体了吧?但也有调查显示,公务员群体健康状况堪忧,生存压力大,甚至有官方报告称“在中国当官最累”。我的一位公务员朋友就声称“不想当公务员了”,在我眼里当然是矫情,但他的理由则让人同情:甘心当一个小科员吧,别人会笑你。想着往上爬吧,别人会骂你。不送礼吧,领导永远不待见你;送吧,不费尽心思做得巧妙,领导未必会收……这对我那位不善言辞不懂交际的公务员朋友来说,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啊!

  人与人是有差距的,因而抱怨本身并不可怕,甚至是人才向上流动、社会不断进步的一个标志。面对白领“活得不如农民”的表达,与其把它当作一种矫情而不屑一顾,倒不如正视其背后的现实问题与焦虑,寻求更为公平合理的社会机制,让人们相信,通过个人努力可以不断改变自身的境遇与命运。吴龙贵(安徽 职员)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