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名残疾人获评自强模范
2009-08-27

168名残疾人获评自强模范

2009年08月27日12:21   山西新闻网

168名残疾人获评自强模范

 

 

受到表彰的残疾人代表

  本报记者钟清摄

  太原市残联成立20周年纪念日召开大会——

  本报8月26日讯 (记者 王也 实习生 白洁通讯员康新耀)今日,是太原市残联成立20周年纪念日,太原市残联召开纪念大会,并对168名残疾人自强模范和126个助残先进集体等进行表彰。

  大会上,市政府残工委还对自强和助残先进了表彰,授予李方、吴旭、张晏萍等10名残疾人“自强模范标兵”荣誉称号,授予王兰强、刘超、宋卫军等10名残疾人“自强创业标兵”荣誉称号,授予冯玉兰、王小毛、邓红燕等30名残疾人“自强模范”荣誉称号,授予强玉梅等57名同志“扶残助残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授予李倩等61名同志“优秀残疾人工作者”荣誉称号,授予太原市慈善总会等85个单位“扶残助残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授予“席爱爱心协会”等41个单位“残疾人之家”荣誉称号。自强模范冯玉兰领奖时说:“20年来,我们残疾人处处都能体会到来自‘娘家人’的关心和照顾。”

  目前,太原市共有20.6万残疾人,残联自1989年成立以来,全市残疾人事业在康复、就业、维权等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残疾人实现了平等参与的社会环境;在生活状况方面,缩小了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残疾人充分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

  数字20年

  全市共有14699万名残疾人通过手术治疗和功能训练,恢复了功能,走出家庭、参与社会,摆脱了困境;有29104名残疾人得到了职业技能培训,共安置残疾人就业93771人,残疾人就业率达到八成以上;为盲人新铺盲道近400公里,新建无障碍设施200多处,在全市主要街道安装盲文标识公交站牌588块;有19000余名残疾人被纳入城乡低保范围,6000余名残疾人参加了各类社会保险,近20000名残疾人办理了医疗保险,27607人得到了救助。

  特写·自强模范标兵

  宋浩:从卖土豆到开办文化商行

  “我要和残疾人做永远的朋友。”

  “我也是个残疾人,能体会他们的感受。”

  ——宋浩

  在太原市残联成立20周年之际,市政府残工委对残疾人自强模范标兵进行了表彰。自强模范标兵5年评选一次,太原市20多万残疾人中仅有10人获此殊荣,万柏林区和平街办的残疾人联络员宋浩是其中之一,他熟悉当地近2000户残疾人的情况,每一户他都亲自走访。“有困难找宋浩。”这是在和平街办的残疾人中流传着的一句话,因为他是他们共同的朋友。

  8月26日,记者见到宋浩,听他讲述了自己的艰辛与收获。

  “减轻父母的负担”成为了自强动力

  宋浩今年40岁,上学时曾获全国青少年田径运动会十项全能第四名,毕业后在重机学院当老师。12年前,一场车祸导致他脊椎受损,身体由179cm萎缩到不足160cm,四肢活动也十分不便。个子矮了、背也驼了、身体残了,突如其来的灾难让宋浩跌进痛苦的深渊。

  宋浩受伤后一直由父母照顾,看着父母为自己操劳的身影,宋浩强迫自己坚强起来,重新走向社会。“我要生活,我要减轻父母的负担。”这个信念,成为宋浩自强的动力。为了生活,他开过小卖部、干过饭店、搞过装潢、贩过蔬菜和水果。为了贩卖土豆,大冬天,宋浩一个人到岚县,和当地农民一起生活。尽管体力活可以雇人,但是检查土豆的质量、谈价钱都得自己出面。农民的土豆都储藏在地窖里,宋浩不得不在地窖里爬上爬下,稍不小心就会摔倒。更让宋浩感到困难的,是他自己的身体,他受伤后最怕冬天,每天要靠吃药维持。尽管这样,有时一天忙下来,整个身体都会僵硬,要靠人帮他活动才能行走。

  通过5年的蔬菜水果批发,宋浩的摊子越来越大,如今,他已是一家文化商行的老板。“面对别人异样的眼神和种种困难,我撑下来了,我想这就是胜利。”宋浩说。

  2000残疾人档案每个都详细登记

  “我要和残疾人做永远的朋友。”采访中,宋浩将这句话一再重复。

  2003年,宋浩担任了万柏林区和平街办的残疾人联络员,负责当地近2000名残疾人的联络工作。街办要为残疾人建立个人档案,将所有残疾人的基本情况编入其中,但残疾人家庭大多比较自我封闭,想要走进他们的家门难度很大。

  “我也是个残疾人,能体会他们的感受。”宋浩主动请缨。面对拒绝,面对冷漠,宋浩坚持上门询问残疾人情况,完善档案内容。

  郭利民是个聋哑人,独自带着年幼的女儿生活,几乎不与外人来往。社区工作人员说:“我们根本进不了他家的门。”宋浩第一次登门,郭利民对他也是不理不睬。于是,宋浩在纸上写下这样一句话:“我也是个残疾人,我想和你成为朋友,如果可以,我们将是一生的朋友。”看了这句话,郭利民让宋浩坐了下来;第二次登门,宋浩向郭利民介绍了自己的经历;第三次,宋浩给郭利民带去了酒菜,还给他女儿买了零食……两个月后,郭利民接受了宋浩,把他当成了自己的朋友。在街上,郭利民会主动与宋浩打招呼,甚至听了宋浩的建议去参加社区运动会。

  就这样,经过一年的努力,宋浩为当地近2000名残疾人建立了档案,每个残疾人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康复需求都详细登记。

  工作中,他交到了许多残疾人朋友,谁需要轮椅、谁需要拐杖、谁要申请低保,都会找他,而宋浩也总是不遗余力地帮忙,将残疾人的需求反映给残联。“他们都是我的朋友,是我最大收获。”如今,宋浩在中北大学读成人自考的法学专业,“我要帮助其他残疾人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法律是最好的武器。”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