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艾滋女 信阳得救助
2009-08-10

2009-08-09 16:45       来源信阳网    首席记者 何正权 通讯员 李宇军
        本网讯 经过医护人员40余天的精心治疗,被人贩子拐卖流落我国的缅甸籍艾滋病女患者肯迪达彤,病情稳定。昨日,在信阳市浉河区公安分局和传染病医院工作人员的陪伴下,她顺利抵达瑞丽边防口岸。
        特殊病人
        5月19日,信阳市收容站工作人员在火车站附近收容了一位身无分文、不讲话、不知道家庭住址、不知道身份年龄的流浪女。对其进行收容审查时发现,这个特殊的收容对象体温高达39.7℃,并有咳嗽、发热、呼吸困难、面色紫绀等多种症状,工作人员遂紧急将她送往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
        在急诊室例行体检中,急诊医师根据病情加做了HIV检查,化验结果让医护人员大吃一惊,这是一个HIV病毒阳性,并发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艾滋病病人!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是艾滋病最常见的严重肺部感染之一。也是患者就诊、入院和致死的最重要原因之一。经过对症治疗,依据艾滋病防治条例的相关规定,患者被紧急转诊至信阳市传染病医院对口收治。
        精心救治
        做为全市甲型H1N1流感定点救治医院,市传染病医院一时腾不出专科诊室来收治这位艾滋病人。
        医院医务科在住院病区走廊围起一个洁净的空间,布置一张床位,安排专家立即投入救治工作。
        为了尽可能减少交叉感染,第二天,院长何家荣指示医务科想方设法腾空一间病房,将这位特殊的患者转移到病房治疗,并专门抽调两名护理人员24值班,专人护理。
面对这位无亲无友不发一语的特殊病人,医务人员无法与其交流,没有掌握其过往病史,只能细心观察病情,对症下药,并且严格做好院内感染的防护,以保证医务人员以及其他病人的安全。
        为全力挽救病人生命,主治医师李红磊在抗炎治疗的同时,大胆使用了鸡尾酒疗法。即像西方调鸡尾酒一样,根据一定的规律性把三种抗病毒药联合使用治   疗艾滋病。
        李红磊表示:通过鸡尾酒疗法的治疗,基本可以重建其免疫功能,如果继续坚持用药控制,就能像健康人一样长期生存。
        在医护人员的默契配合下,病人的病情逐渐稳定,脱离了生命危险。病人身无分文,机关工作人员带头捐钱捐物,并为她购买了生活物品。病人身体虚弱,护士扶她上卫生间,帮助她换洗衣服,给她喂饭……
        在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照料下,病人终于开口说话了——原来,这位艾滋病流浪女名叫肯迪达彤,来自缅甸,今年22岁,会说几句简单的汉语单词。前不久被人贩子拐卖到我国,后乘坏人不备逃了出来,因为没有护照且身无分文而流落我国……
        不幸感染艾滋病的她,在中国举目无亲,渴望回到自己的国家,渴望回到丈夫和两个孩子身边。
        平安返乡
        为帮助肯迪达彤尽快返回家人身边,信阳市传染病医院领导立即向市公安局进行了汇报。
        根据有关规定,像肯迪达彤这样的外国人患者不准入境。对非法入出中国国境的外国人可处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鉴于肯迪达彤的特殊情况,经过公安部门的积极联系,缅甸方面同意中方将肯迪达彤遣送回国。
        听到肯迪达彤要走的消息,医院组织医护人员再次进行了捐款。短短的半个小时,大家就捐出了一千多元作为肯迪达彤的路费。
        从院长何家荣手中接过鲜花、捐款和一个大礼品娃娃,肯迪达彤终于驱散了多日的阴霾,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临别之际,肯迪达彤主动和其他艾滋病病人聊天,鼓励他们树立生活信心,说:你们有这么好的国家、这么好的医疗条件、这么好的医生和护士,你们的病一定会治好的……
        为了防止肯迪达彤在路途中出现意外,院长何家荣派李红磊医生带着急救药品、氧气瓶及心电除颤器等急救器械,与公安干警一起将她和另外2名被拐缅甸女性专程护送到云南省瑞丽市姐告边防口岸,直到缅甸方派人将她们接回缅甸国内。
        办理交接手续时,缅甸官员代表肯迪达彤和家人衷心感谢中国医护人员对她的精心医治和细心照顾。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