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敬老服务标准将制定
2009-07-30

应对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 中国敬老服务标准将制定

2009年07月10日 19: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7月10日电(记者 张量)“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接近1.6亿,正朝着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转变,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敬老志愿者,除了爱心和热情之外,更需要用专业的知识与技能为老人解决实际问题。”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寸草心敬老志愿者全国联盟主席刘红尘在“京津老人生活照料与心理需求调查发布暨敬老志愿者招募会”上透露,目前的志愿者敬老服务存在四个问题,寸草心敬老志愿者联盟正在制定我国首部志愿者敬老服务标准,近日将对社会公布草案征求各方意见。

  刘红尘介绍说,截至去年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59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2%,其中城市老年人失能和半失能的达到14.6%,农村的比例已超过20%,这些老人需要专业护理和照顾,针对这些老人的专业化、差异化志愿服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为了了解老人的生活需求和心理需求,由寸草心志愿者全国联盟对京津两地1000位居家老人和住养老人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81%的老人有医疗保健需求,64%的老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37%的老人希望法律工作者维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

  刘红尘说,目前的志愿者敬老服务体系存在四个问题:一是服务的专业性不够,志愿者缺乏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二是提供的服务与老年人的需求之间脱节,即目前的为老服务标准与规则是由服务人员制定的,是“一厢情愿”。三是志愿者的观念有误,认为老年人是社会的边缘群体,导致年龄歧视。四是志愿者的服务队伍不稳定。

  针对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及心理需求,寸草心敬老志愿者联盟制订了《寸草心敬老志愿者联盟敬老服务标准(草案)》,设立了为老服务必须遵循条五项原则:一是客观认识老年的原则,老年是人生中一个自然阶段,除了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外,老人跟正常人一样,有精神的需求,且情感丰富,在志愿服务中要用客观的心态面对每一位老人。二是以老年人为本的原则。为老服务要以满足老年人各方面的需要,提高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并非“一厢情愿”式的盲目行动。三是为老服务的层次性原则。根据老年人的性别、年龄、养老方式、自理程度等将老年人分为不同群体,实施专业化、差异化服务标准。四是针对性和长期性原则。五是专业性原则。寸草心联盟打造中国为老服务的专业化志愿者团队,建立专业化的老年医师、心理咨询师、法律援助人员、临终关怀人员等,以专业化的志愿服务让老人幸福快乐。 

  据悉,寸草心敬老志愿者全国联盟成立两年多来,5000多位敬老志愿者累计助老服务时间超过53万小时,举办健康、维权、文艺等各类讲座(演出)375场,为贫困患病老人募集医疗手术费用380余万元,为超过13万的老年人、养老机构、涉老部门以及全国乃至世界性的涉老会议提供了志愿服务。

  刘红尘介绍说,寸草心敬老志愿者联盟的前身是中华寸草心敬老工程,于2007年1月1日启动,至今已有5000多名志愿者,来自全国150多所大中专院校、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敬老志愿者组织。寸草心联盟的志愿者由大学生、低龄健康老年人,医学、法律、教育、社工、文艺等不同行业的各界爱心人士组成,主要利用节假日以定期和不定期的形式,为高龄失能老人、空巢老人和贫困老人,提供物质与精神方面的帮助。

  国家民政部原副部长、全国敬老爱老助老组委会主任、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李宝库向寸草心联盟的志愿者表示感谢,并专门题词:“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他说,孝道是一切人伦道德的根本,是调节代际关系、实现家庭和睦、构建和谐社会的良药,应当大力提倡。寸草心敬老志愿者为社会树立了孝亲敬老的榜样,使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蔚然成风,希望寸草心志愿者在敬老助老活动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为老人送去欢乐和幸福。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