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两年为小区筑坝“治水”
2009-07-27

老人两年为小区筑坝“治水”

2009年07月27日13:08  新闻晚报

盛夏时节,走进虹桥镇的锦绣江南怡然居小区,一株株红、黄色的睡莲开得正当时,栽种它们的河道也是碧波荡漾,还渐次点缀着蒲草、茨菰、荸荠,水面下有红鲤鱼穿梭往复。你很难想象,以前这里可是不折不扣的 “死水河道”。而这一切的改变都源于该社区的一位普通老人胡明通的执着。

  景观河本是“死水浜”

  怡然居小区有三条开发时建设的河道,总长有五六百米,可是河道深度仅二三十厘米,加上没有护岸,每当刮风下雨时,树叶、杂物纷纷被冲入河里,使河水长期处于富氧状态。

  肆意生长的绿藻使水体很快开始发臭。所以,物业公司每年都要换水清洗河道两三次,每次光放水就要一天一夜。也因为经常换水,景观河里没有办法养鱼,也没种植任何植物。

  3年前,胡明通老人搬到了这个小区,看到河道发臭的景象,感觉很可惜,有了为河道添绿的念头。

  筑坝“圈河”恢复生态链

  胡明通是个退休教师,本行跟水不相关,为了让河变清,他查阅了大量资料,选择了给河流筑坝、形成落差、让河水变“活”的办法。

  在与物业沟通后,胡明通两年前开始了改造工程。他先选择了三条河道中的一条,掏钱买来水泥、砖头,自己动手,在河道四分之一处筑起水泥坝,圈起一条“内河”,因为有了水泥坝挡水,“内河”的水位高于外面的河道;胡明通又在坝体略高于“内河”水面的位置开孔,这样一来,每逢下雨,“内河”的水就会通过坝上的孔溢到坝外的河道,整条河便能够流动了。

  为了进一步实现水体自净,胡明通还买来各种水生植物,种在“内河”里,并放养了鱼苗。通过一年多的观察,他发现睡莲、蒲草、茨菰这三种植物长得很快,净水效果非常明显。

  让更多河道清澈美丽

  有了成功的先例,今年年初,胡明通又做了一个决定:把改造的办法又用在了小区入口处的另一条河道上。

  现在,半年多过去了,如今这里一段50多米长的“内河”不仅颇具景观效果,还初步形成了生态链——变“活”之后的河水里,放养的鱼能吃孑孓,鱼的排泄物成了水生植物的养分,水中的其他污染物则被水生植物吸收。

  “今后,我想发动更多的社区志愿者,继续筑坝、清水,让景观河越来越美丽清澈。 ”胡明通老人说。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