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22 13:58:34 来源: 半岛晨报
昨日上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二部血液病房里,正在进行血液采集的李荣兴给邓腾飞讲自己的感受和经验。他们身边的一台精密仪器正紧张地搜集“生命的火种”——造血干细胞。昨日,记者在市红十字会新闻通报会上了解到,本市诞生第13和1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其中一例为辽宁省志愿者首次向台湾患者捐赠,这也是第6例大陆志愿者向台湾患者捐赠造血干细胞。 李荣兴和邓腾飞(右)开心地聊着天。摄影记者李倩 现场1 捐献者同学中1/3是捐献志愿者 本市第1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名叫李荣兴,是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人。目前就读于大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2007年4月在学校参加了造血干细胞血样捐献活动。今年5月与一名白血病患者HLA低分辨配型相合,并通过高配和体检合格后。 前日和昨日,李荣兴进行了两次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共采集了201毫升造血干细胞。这些救命的“火种”,已于昨日下午由中华骨髓库辽宁省分库的工作人员乘飞机送往广州,输入等待移植的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患者胡某体内。 提到能为有需要的危重血液病患者捐献救命的造血干细胞,李荣兴感到非常高兴,他所在的班级有近三分之一的同学和他一样都是捐献志愿者。 现场2 “生命火种”搭直航班机赴台湾 本市第14例暨首例向台湾同胞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捐献者邓腾飞,是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大三的学生,家住湖南省岳阳农村。邓腾飞2006年入学时便申请了贫困生助学贷款。虽然家境困难,但他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在学校组织的造血干细胞采集活动时,他当即撸起衣袖参与其中,成为一名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最终配型成功。 昨日,邓腾飞在新闻通报会上用简单质朴的话语表达了对患者的祝福:“我想对那位台湾兄弟说,我把自己健康的造血干细胞捐给你,希望你能够感受到祖国的温暖和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希望你早日康复。 ” 28日,邓腾飞将在北京开始造血干细胞的采集。采集结束后,珍贵的“生命火种”将马上搭乘两岸直航班机奔赴台湾,用不了几个小时,它就将注入年仅19岁的台湾受捐赠者唐某的体内。 调查 两岸直航前捐赠过程惊心动魄 很多人不知道,造血干细胞从大陆采集地直接飞抵台湾曾是很多人多年的梦想。昨日,记者采访出席新闻发布会的大连市台办副主任原柏令时,他动情地说:“邓腾飞此次捐献为两岸同胞的交流又做了一次贡献,而造血干细胞通过直航飞机运抵台湾则是喜上加喜。 ” 在去年两岸实行直航之前,大陆与台湾有过多次造血干细胞的互相捐献。但捐献的过程用“惊心动魄”来形容毫不夸张。“直航前,造血干细胞只能通过香港转机,这在时间上对运送是个挑战! ”原柏令说。由于造血干细胞必须在采集后24小时之内注入患者体内,所以经过香港转机必须在运送过程中协调多个部门,而且一切都要按原计划进行,如果赶上天气不适或其他突发状况,转运工作都将面临挑战。 而这一切困难都在直航之后迎刃而解。几个小时就到的直航飞机可以让运送时间“富富有余”。 分析 高配型比例来自成熟队伍 记者从市红十字会了解到,从2003年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活动以来,5年的时间里大连已有1.4万多人完成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其中高校约占80%。 从今年5月到现在,大连市已有3名志愿者完成捐献,28日邓腾飞捐献后,这个人数将变为4人。在如此短时间内有如此高的效率,在全国乃至世界也并不多见。对此,大连红十字会赈济部部长丁涛说:“这个数字的确不低,但偶然背后是必然。 ” 丁涛说,大连的志愿者目前主力是大学生,这个群体目前已经很成熟。经过这些年的培养,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届传一届的传统,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认识正确而且拥有极大的热情。“几年来,我们的大学生志愿者配型成功后无一例反悔,都履行了当初成为志愿者的庄严承诺。”丁涛表示,除了大学生群体,希望社会上更多的爱心人士从事到这项有意义的事业中来。 B02a 记者王琳 ■如何成为自愿者 想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条件:要求每位入库的志愿者年龄最好在20岁~40岁,身体健康;有固定住址或工作单位,符合捐献条件并有一次以上的献血经历;大学生和未婚志愿者须征得父母同意。
来源:北国网